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理化联科iPore 400通过权威专家组评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1.11.05

  2021年9月14日,由中国颗粒学会主持的“理化联科iPore400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技术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岳光溪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运法教授主持了会议。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包括清华大学魏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海、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周素红、吉林大学邹永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邵建平以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杨秀红和李长明。

318326_202111052054561.jpg

技术鉴定会现场

318326_202111052055371.jpg

鉴定委员会主席 岳光溪院士 

318326_202111052055431.jpg

鉴定委员会主持人 陈运法教授

  “低比表面积/超低比表面积”样品的多孔性分析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课题。伴随近年来锂电池行业的迅猛发展,亟需精确地表征正负极材料的物理性能。比表面积测试的长期稳定性在1%以内,对于锂电相关企业都有重大意义。理化联科(北京)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自组建以来,将公司骨干成员20多年来在颗粒和多孔材料表征领域的理论和经验转化为实践,立志面向国内外市场,根据中国用户的使用环境,克服小表面样品的测定难题,打造BET比表面积测定重现性真正达到1%的物理吸附分析仪器——iPore 400型,并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研发和生产物理吸附分析仪系列产品,并且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318326_202111052055491.jpg

  会议期间,理化联科杨正红总经理就该项目的研制过程和技术路线做了详细报告,袁新华经理汇报了测试情况、第三方检测报告、既有用户的测定报告和查新结果。专家们还实地参观和考察了中科院过程所购置的iPore 400仪器的使用现场并听取了用户意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318326_202111052055571.jpg

杨正红总经理汇报项目研制过程和技术路线

318326_202111052056081.jpg

袁新华经理汇报检测报告及查新结果

318326_202111052056141.jpg

  鉴定委员会实地考察仪器性能和使用

  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热烈地讨论,鉴定委员会委员认定:iPore 400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项目组针对传统氮气吸附物理吸附分析仪难以测量低比表面积及微量样品测量重现性差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全域恒温、压敏死体积恒定技术、本底扣除技术、等温体加热炉技术、32位电子电路系统新思路。经上述技术创新和改进,并经过实验多次验证,iPore 400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性能达到:

  (1)脱气站精确控温到0.02℃,脱气温度高到600℃,并可以进行压力控制脱气;

  (2)仪器的比表面重复性偏差:0.1%;

  (3)仪器的比表面重现性偏差:优于1%;

  (4)氮吸附比表面测量标称下限值:0.005m2/g;

  (5)氮吸附测量下限:最低至P/P0 1×10-5。

  鉴定委员会委员一致认为:理化联科iPore 400全自动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氮气静态物理吸附低比表面积的测量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