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高频荧光探头监测结果表明,暴雨径流过程增加了千岛湖上游街口与小金山处陆源类腐殖酸荧光信号强度,这在新安江恰入湖处的河口即街口站表现得较为显著(图1)。研究人员通过点绘发现,水柱剖面表征土壤淋溶输入的陆源类腐殖酸荧光信号均值与上游来水量在街口与小金山两站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图1)。

  傅里叶变换超高分辨率质谱(FT-ICR MS)技术能够从分子层面有效揭示不同水生态系统中DOM的来源组成。运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发现暴雨过程导致上游来水DOM分子质核比m/z降低,相应缩合芳香烃类组分相对丰度增大。生物培养实验发现经28 d生物培养,街口站DOM中脂肪族类组分快速降解。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研究人员发现脂肪族类组分相对丰度与CDOM光谱斜率S275-295呈正相关且与腐殖化指数HIX负相关,而缩合芳香烃类组分与S275-295负相关并与HIX正相关。由于S275-295随CDOM腐殖化程度增强而减小,HIX与腐殖化呈正相关。这意味着CDOM光谱与质谱组成反映出的CDOM组成相关信息高度一致。质谱分子相对丰度与上游来水量相关分析表明,暴雨径流过程增大了有色、疏水及富含芳香烃类有机质的相对丰度。比紫外吸收SUVA254能够有效反映CDOM的芳香性水平,二者正相关;三次不同丰枯情景的野外观测表明,丰水情景下大量芳香性水平较高的CDOM随上游来水涌入千岛湖(图3),这与超高分辨率质谱结果高度一致。这些结果表明,暴雨径流过程增强了上游土壤有机质淋溶,增大了上游新安江腐殖化程度较高的那部分CDOM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