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科院交出“十二五”答卷

2016.1.18

   评出25项重大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院“十二五”期间25项通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表示,“十二五”期间,中科院牢记使命,恪守定位,践行新时期办院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2020”和“率先行动”计划,凝聚共识,锐意改革,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布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白春礼指出,“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前沿研究成果,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中科院发展规划局局长潘教峰介绍,“十二五”期间,中科院改革了科技评估,率先建立了重大产出导向的研究所评价体系,并具体化为可衡量、可测度、可考核的六类重大产出标准。在此基础上,中科院按照研究所自评、专项验收和领域评估三个层面逐层遴选,突出重大产出、突出创新质量、突出目标完成情况,最终评选出25项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总体上代表了中科院“十二五”的研究质量和水平。

  例如,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牵头完成的拓扑绝缘体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首次通过理论计算预言了可在室温下存在的三维强拓扑绝缘体,并和清华大学合作,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国际上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都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

  而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开展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是我国首次以重大科学发现为主要目标的系列科学卫星计划。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5年12月发射,目前工作正常并获得科学数据。

  成果“下海”创收逾1.5万亿

  在1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介绍,“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秉承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宗旨,在推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科技支撑服务经济建设方面,中科院“十二五”期间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5万亿元,利税超过2200亿元;院所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累计1.5万亿元,利税总额超过800亿元。

  为更好地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科院鼓励科研人员带着科技成果“下海”创业,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中小企业,5年共有254位高级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培养并向社会输送创业人才5168人。

  严庆表示,在科技支撑服务社会发展方面,中科院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国家科技智库作用。“十二五”期间,中科院牵头组织或参与编制规划超过1200个,提出并被采纳各类咨询报告和建议超过2.3万个。

  同时,中科院还聚焦社会民生需求,实施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如“青藏高原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工程,2013年、2014年连续实现户均现金增收2000元以上;“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增产粮食10亿斤以上;海洋生态牧场养殖示范面积已达3万亩海域,推动渔业资源增养殖、捕捞和加工等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

  “中科院作为科技国家队,为服务国家科技外交和对外开放大局发挥了‘先锋队’的作用。‘十二五’期间,中科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学研究、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实质且颇具成效的战略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进展。”1月15日,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作上述表述。

  曹京华表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科技合作方面,中科院重点推进与中亚地区在民族药物研发、生态系统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科研领域的战略性合作。如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合作共建“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与哈萨克斯坦等国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等。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中科院着力推进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气候变化、荒漠化治理、传染病防控、空间天气监测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如与尼泊尔等国共建“加德满都科教合作中心”,与缅甸等国共建“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等。

  未来五年,中科院将主动谋划,重点在“一带一路”沿线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在优势领域推进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强强联合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开展实质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深度参与全球治理。

  多措并举促青年人才成长

  在1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人事局局长李和风介绍了中科院“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及人才队伍建设进展情况,其中中科院对青年人才的支持与培养成绩突出。“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共培养支持青年人才3500余人。

  针对青年人才集中、培养力度不足的问题,2011年中科院成立了“青年创新促进会”,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阶梯和展示平台,入选会员聚焦在35岁以下、副研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骨干。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共遴选支持了1793名会员。首批340名会员中已有40.6%的会员担任了课题组长,7人获得“杰青”,7人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4人获得“优青”,14人荣获国家三大奖,多名会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科研成果。“这些青年人才经过选拔培养已逐渐成长为学术技术骨干,青促会的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李和风说。

  2015年,中科院提出了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意见。将通过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引进学术帅才、技术英才和青年俊才。李和风透露,目前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首批59个学术帅才岗位和84个技术英才岗位已对外公布,面向海外公开招聘,并向全院109个单位下达青年俊才指标599个。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