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炉前夕,地方政府就嗅到了其中的机遇。这一点,从此前各地竞相上马的光伏项目便可窥见一斑。然
而,地区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对滞后,以及并网、外销、应用等关键节点的制约,使得光伏产业在近两年内经历了从一片朝阳到哀鸿遍野的“生死历练”。由此带来的
教训也异常深刻:缺乏应用根基的新能源,犹如无源之水!这不仅值得新能源产业界深思,更值得政府深思。

   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思路指引下,从目前国家出台的电价补贴、融资等新能源扶持政策来观察,今后光
伏等新能源产业将进一步强调遵循市场规律发展,尽量减少政府的“有形之手”,而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去激活新能源产业化的各项要素。

   这让三水新能源发展的“开窗模式”具备了更高关注价值:一方面,三水强调的是规划而非直接干预,其从产业和城市升级等方面,为新能源“打开
一扇窗”,构筑其应用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规划引导,以终端应用的下游带动产业链的上、中游环节,实现新能源产业链的自我良性循环;此外,遵循市场规
律,引导促成佛山市综合能源有限公司、爱康太阳能等多方出资成立投资公司,同时引入银行、保险等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破解企业投融资难题,真正形成发电系统
制造商、科研机构、电网运营商、金融及保险机构、电力用户、屋顶业主等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生态圈。事实也证明,这种模式已在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获得不
少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