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临床生化知识系列讲座(1)

2019.11.19

       第一章 绪论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由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结合逐渐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边缘学科。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学科。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性质与任务

 

 

        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IFCC)曾对本学科定义为"临床化学包含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化学状态的研究以及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化学试验方法的应用。"因此,临床化学既是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生理生化过程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分析机体健康和疾病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它在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中均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目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已日夜受到重视,并已成为任何医院及有关研究部门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疾病防治的效果。它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阐明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在阐明疾病生化诊断的原理方面,偏重于论述疾病的生化机制,故又称为临床生物化学(Clinical Biochemistry)。另一方面开发应用临床生化检验的方法和技术,对检验结果的数据及其临床价值作出评价,用以帮助疾病的诊断以及采取适宜的治疗,偏重于临床生化实验室的应用,国内称为临床生化检验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体液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化过程,以及疾病、药物对这些过程的影响,为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各个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试验项目的不断扩展,临床生化实验室已越来越多的为早期发现病人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第二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进展

        早在20世纪初,许多生化学家就开始对人体的化学组成如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等以及体液相关成分含量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1918年,Lichtuitz首先出版了《临床化学》专著。19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主任吴宪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Otto Folin教授指导下,完成的"一个血液分析系统"的博士论文,奠定了血液化学分析的基础。1931年,Van slyko出版了《临床化学》教科书,概括了这段时期的临床生物化学有关成就,标志了这一学科的初步形成。1957年刘士豪编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是我国第一部临床生化专著,对当时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960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建立了结合科研与常规任务的国内第一个"临床生化科",通过方法学评选,建立了100多项可以为临床应用的临床生化检验方法。1979年、1982年陶义训等编写的《临床生化检验》(上、下册)是我国临床生化方法学的第一部专著,1979年叶应妩等主编的《临床实验诊断学》第二篇中总结了我国这一时期的临床生化进展。1990年由林其燧等主译的《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是这一时期的大型译著,80、90年代相继出版了不少临床生化的基础、教学和应用参考书,还有许多有临床生化内容的检验学期刊出现,集中反映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进展和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一、疾病临床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近20年来,在疾病临床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 70年代我国开始观察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过程中的变化,并肯定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具有更好的特异性。80年代,CK-MB亚型被证实在AMI诊断和溶栓疗效判断上都优于总CK,并系统地开展心肌酶谱检测,用于AMI诊断和疗效观察。90年代随着国外研究的进展,又进一步应用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或I作为心肌损伤的指标。近年来随着免疫自动化仪器的引进,我国大医院多已开展了新的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组合即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或I、CK-MB质量,由于这三项指标在AMI发病时升高的时间窗不同,且特异性与灵敏度高,故三者联用有可能监测AMI早期发病直至发病数天的全过程,并对溶栓疗效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肌钙蛋白T还可用于不稳定心绞痛的监测,可望成为预防AMI发生的警示指标。
2.肝、胆系统疾病 1957年以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肝炎辅助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酶,其次是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它们是反映肝胆系统炎症、坏死或阻塞病变的指标。假性胆碱酯酶与白蛋白同样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1980年以来,随着商品试剂盒的引进与发展,这些酶类测定方法已全部由化学法改为连续监测法,并在方法学上始终注意与IFCC推荐方法保持一致,但又兼顾我国的特点,提高了这些酶测定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在胆红素测定方面,70~80年代推荐J-G法,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引进,又引进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剂法,但其本质都是形成重氮盐显色;90年代研制了胆红素氧化酶,开始以酶法测胆红素。在临床研究中还观察到胆红素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升高,严重肝病时降低。80年代胆汁酸在肝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受到重视,迄今关于胆汁酸检测的方法学已发展到第四代试剂盒,测定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并实行了检测管道无污染。在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志物研究方面,70年代开始采用甲胎蛋白(AFP)测定,现在除用AFP及其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GGT同工酶外,还测定丙酮酸激酶同工酶、岩藻糖苷酶(AFU)。肝纤维化的指标Ⅲ型胶原与Ⅱ型胶原等,亦已进入临床试验。
3.肾脏疾患 解放初有关肾脏功能的试验只有非蛋白氮与肌酐,非蛋白氮于60年代改为尿素氮,并在80年代开发成尿素酶法测定试剂盒用于自动化分析仪。肌酐苦味酸法一直沿用至今,但在50年代使用全血,60年代改为血清,70年代为消除非肌酐色原物的干扰,将终点法改为速率法或两点法,80年代随着自动化分析仪的推广,随后又开展了肌酐酶法速率法测定,它包括亚氨水解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测氨法和氨基水解酶偶联Trinder反应测H2O2法,有效的克服了假肌酐的干扰。此外在80年代提出了早期肾损伤检测概念,并对肾小球损伤标志物尿微量蛋白、转铁蛋白,对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各种尿酶及低分子量蛋白等进行了研究、试剂研制和推广应用等。
4.呼吸系统疾病 血气分析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监测指标,50~60年代我国多采用Van Slyke量积或量压式气体分析仪测定CO2结合力。60年代开始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血浆HCO-3以代替CO2结合力。1972年引进同时带有pH、PCO2、PO2、电极的血气分析仪,但仍采用手工操作。80年代引进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并在临床普及。70年代血清抗胰蛋白酶测定用于肺气肿与气管炎的研究,目前,IgG、IgM、IgA、IgE的测定在国内推广应用已成常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