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贺建奎敲除的CCR5基因究竟会不会导致“短命”呢?

2020.1.02

  CCR5基因在2018年的岁末,伴随着贺建奎的“疯狂实验”-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自然也成为了科研人员的讨论重点。

  CCR5基因是由邓宏魁在1996年发现的,并证实CCR5是HIV病毒进入细胞的受体,这是HIV治疗的重大发现,目前这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已经超过4000次。HIV病毒外膜有gp120和gp41两种病毒蛋白,当T淋巴细胞的表面含有CD4时,gp120可以与其结合,使HIV吸附于宿主细胞上。除了CD4外还有CCR5受体,可以使病毒与宿主细胞进一步结合。然后通过gp41蛋白使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RNA进入细胞。HIV破坏淋巴细胞,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丧失。

图片.png

来自网络

  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贺建奎开始了他的实验。但这一有悖人伦的实验还有很多很多的不确定性,存在极大的争议。尤其对是否会影响婴儿的预期寿命这一问题争论更大。

  首先,在6月份,Nature Medicine发表了题为CCR5-∆32 is deleterious in the homozygous state in humans 的研究论文,文章指出CCR5-∆32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全因死亡率增加21%。表明CCR5-∆32的纯和突变是有害的。对于这一结果,Nature专门写了评论文章,认为CRISPR基因婴儿的CCR5基因编辑可能会缩短他们的预期寿命。

  然而,在几个月后,研究人员不仅无法利用英国生物银行数据重复这一结果,还发现有一个错误导致某些基因型在这种数据中出现频率较低,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因此Nature Medicine 杂志接受作者的申请,撤回了如上的研究论文。

  并且Nature Medicine在近期发表了一篇题为No statistical evidence for an effect of CCR5-Δ32 on lifespan in the UK Biobank cohort的文章,指出没有统计数据能够证明CCR5-∆32纯合突变对寿命有影响。

  而作为CCR5的发现者,邓宏魁2019年也在NEJM杂志发表题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的研究论文。实验结果显示,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上进行CCR5基因编辑,使成体造血干细胞在人体内长期稳定造血。通过对患有艾滋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发现病人白血病达到形态上的完全缓解,T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对HIV病毒具有抵抗力,但效率较低。结果表明临床试验未能成功治疗艾滋病。

  综上所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艾滋病可能还不成熟,也许开发有效的抗体药物才是“正道”。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优异临床数据及特异性治疗效果,使其正在成为医药研发领域的主流。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