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检验项目的参考值和参考区间

2021.4.30

实验室应为检验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才能使临床对健康普查者的检验结果作出判断,对病人检验结果有大致的了解,发挥检验报告的作用。因此获得检验项目的可靠的参考区间是实验室的重要任务。

一、几个基本概念

1、参考个体(Reference Individual)

依据临床对某检验项目的使用要求确定选择原则,以此选择的测定参考值的个体。所有参考个体的集合为参考总体。

2、参考抽样组(Reference Sample Group)

从统计意义上,一定数量的参考个体是从参考总体中的一个抽样。在现今的参考值建立中,都是对参考抽样组作具体研究,在一定的可信限条件下,成为某项目的参考值和参考区间。

3、参考值(Refarence Value)

对一个参考个体进行某项目测定得到的的值为该个体的参考值,所有参考抽样组的各个参考值合起来即为参考值范围。

4、参考区间和参考限(Reference Interval or Reference Limit)

依据所有参考值的分布特性以及临床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后,确定参考值范围中的一部分为参考区间,区间的两端为参考区间的限值,分为低参考限和高参考限。

一般情况下,常选择95%分布范围的大小表示参考值区间。例如 从2.5%位数到97.5%位数所在的区间。亦可从0%~95%位数或者选择99%的上限值。

5、“正常值”、“正常范围”及“参考范围”,“参考值”常被称为“正常值”。“正常”理解为健康,若测定值不在参考区间内,意即检查对象有病或不是良好健康状态,亦即“不正常”。其实无法判断谁是正常人,健康只是相对的,因此“正常”词义不清。另外,“正常”亦理解为所有数据呈高斯(正态)分布。但生物数据大多不呈高斯分布。为使精确而少混淆,应不用“正常值”一词,而用“参考值”,自然亦不再用“正常范围”。

很多地方用“参考范围”表示“参考区间”。“范围”常定作实际的最小和最大测定值的一组值(即:参考值组的整个范围)。因此“参考范围”应是参考抽样组内所有参考值集合,以最小的和最大的参考值为界限。显然“参考区间”只是“参考范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体,两者不能混淆。

二、对新项目建立参考值范围和参考区间计划

1、根据文献及实验研究,总结对该项目测定结果产生的生物变异和分析干扰的因素,供选择参考个体时用。

2、确定参考个体的选择原则(或排除非参考个体的原则),编写与之对应的调查表。

3、依据调查表和其他有关记录,挑选候选的参考个体。

4、依据排除原则,剔去不符要求详细告诉各个受检参考个体,做好准备。

5、将采集标本前和采集时对受检查的要求详细告诉各个受检参考个体,做好准备。

6、完善地采集标本,做好分析前的标本预处理。

7、在良好的控制条件下,用事先指定的分析方法对处理好的标本作检测,获得参考值结果。

8、检查有无明显的误差或离群点。若有,按事先约定原则,剔去不符要求的数据后,再补上必需的数据。

9、绘制分布图,了解数据的分布特性。选择合适统计方法,估计参考限和参考区间(包括:如合适的话,将数据分成几组,分别求参考区间)。

10、将上述工作,详细叙述成文备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