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其造成的损失对地震的危害起了放大作用。邵芸表示,在对次生灾害的监测预防中,雷达遥感可以起很大作用。

  微波遥感技术研发仍存问题

  邵芸说,目前我国微波遥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她以雷达遥感为例作了分析。

  首先,数据来源就是一个难题。目前,我国机载雷达很多,但没有民用雷达卫星。我国使用的卫星雷达数据基本上都是外国提供的。

  邵芸说,卫星是有国籍的,因此很多数据都需要付费使用,除了国际合作项目或者发生重大灾害时,数据才可以共享。国际上雷达卫星做得比较好的是欧洲太空局。在亚洲,日本做得比较好。我们提倡国际间的广泛合作,但我国在科学布局上应有雷达遥感的一席之地。

  其次,我国地面观测网数量有限,密度不够。应在全国增加一定数量的观测站,科学部署,才能使灾害发生前不仅能确定某个大范围可能发生灾害,而且能确定受灾的具体地点。最好能够建立卫星星座,在降低技术要求的同时降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