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魏荣禄同样困惑的,还有和牛奶打交道近60年的曾寿瀛。据曾寿瀛介绍,他上世纪50年代从南京农学院毕业进入南京乳肉管理所工作,后来从南京疾控中心退休。

  1962年,曾寿瀛开始参与牛奶标准的制定。在以往标准制定中,曾寿瀛曾任卫生部全国乳与乳制品定标组副组长。

  2009年5月,曾寿瀛开始介入乳品新标准制定,“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

  他说,“乳品新国标出台始末,我不是所有环节都很了解。我仅仅参与了中后期的几次会议。前期是企业起草待议稿,最后阶段是如何操作,送审稿关键性标准为何翻盘,我不太清楚。”

  上述专家所说的“关键性标准”,即后来公众广为关注的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

  2009年8月19日,魏荣禄最后一次参加乳品标准讨论会议,“会议规模仅十几人,时任卫生部监督局副局长的苏志代表部领导听取意见,王竹天主持会议,曾寿瀛、顾佳升(原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等专家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我没有看到企业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