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药物监测机制

  除了严把临床使用血液制品的环节,在上海长海医院药学部副主任王卓看来,血液制品的自身质量才是临床治疗的基石。他建议,血液制品企业应优化规格装量,便于调整剂量,提升工艺水平,做到用法用量上个体化。

  在创新工艺模式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郭澄特别提到了,河北大安制药利用低温乙醇压力法分段沉淀,提取免疫球蛋白,利用纳米膜高度滤掉杂质,既创新了工艺水平,分离出灭活病菌,又提升了制剂质量。

  当然,血液制品企业还应该联手临床医生、药师一同开展血液制品安全性方面的临床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价值发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朱建国说。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卞晓岚还建议,各方要关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常见不良反应,如头痛、肌肉痛、恶心等症状,积极地预防相关不良反应及尽早地制定详尽的危机预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