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俞书宏代表:教育教学方式和模式仍需改革

2024.3.08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712.shtm

“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学习的目的不太明确,对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还是模模糊糊,甚至认为只要读个书、拿个学位就行了,至于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仍然抱着一种‘到时候再说’的心态。尽管当前教育系统已经做了很大的改革,但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模式方面仍然需要改革。”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俞书宏表示,我国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主力军是青年人才,包括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人员。青年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不只是在中学和高等教育阶段,还要从娃娃抓起。目前,国内在尝试各种新的培养方式,如高校里举办的各类英才班、中国科协实施的中学生英才计划等,都是希望将科技人才的培养能够前移到中学阶段或本科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开始推出面向本科生、博士生的基础研究项目,这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对基础研究的兴趣的做法。

同时,他表示,在一个科研团队里,也要给青年人才更多“挑大梁”“挑战难题”的机会。做科学研究如果不敢挑战难题、做的都是跟踪型的研究,对人才培养肯定是不利的。所以,要营造更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平台,包括人才评价、成果评价、科技奖励以及项目评审体系。在人才评价和项目评审过程中,需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引导青年人才敢于啃“硬骨头”,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人才培养政策和环境来引导他们,使其成长为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培育一流的创新团队。

俞书宏表示,当前的国际形势、科技竞争态势都倒逼我国必须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条道路。从研究角度来说,还要引导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做原创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因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定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这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管理体制上,要为科研团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他表示,科研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产业的发展,或带动国家制造业的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重视对最新成果,特别是国内自主创新成果的吸纳和及时应用。为此,在行动上要“真金白银”地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技术研究的投入,才有可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此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单纯靠企业往往很难实现,还需要优秀科学家团队的加入。在科研模式组织方式方面,还需要新的机制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携手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不断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国家的战略需求和产业上的技术瓶颈和痛点。

在俞书宏看来,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生产力,它对今后打造自主创新产业链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很多行业或产业都迫切需要最新的科研成果赋能,来提升传统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围绕双碳目标,低碳、环保、可再生以及新能源替代材料等方面的需求非常大。

“比如,现在很多化工塑料制品仍来自化石资源,塑料的广泛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必须考虑用可完全降解的生物质来替代塑料制品,包括农业地膜和很多其他塑料制品。从长远来看,化石能源终究会枯竭,因此要布局面向未来的可替代基于化石资源产品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研发,通过扎实的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俞书宏说,这将有助于用自主创新的技术给传统产业赋能,开辟新的赛道,有利于形成系统完整的新型产业链,同时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65ea6bf3e4b03b5da6d0ae7a.jpg

  ?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