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四类高危因素可预防冠状动脉性卒死

2021.9.03

  如何识别冠心病卒死的高危人群,防止卒死的发生,是心血管医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有研究发现,对于已经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下列几个因素可使病情发生迅速变化甚至发生卒死:

    (1)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是冠心病卒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LVEF低于30%的冠心病患者,在未来3年内,发生卒死的风险为30%.LVEF下降导致卒死发生率上升,是由于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恶化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荟萃分析表明,心肌梗死后LVEF在30%——40%的冠心病患者,与LVEF超过50%的正常心功能患者相比,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对风险为4.3.

    (2)原发性高血压致左心室肥厚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卒死的主要因素之一

    Framingham研究发现,左心室质量增加50g/m2,卒死风险增加1.45倍。由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证实的左心室肥厚对冠心病卒死均有独立的预测价值。有研究显示,控制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可使卒死的发生率降低25%.

    (3)稳定型心绞痛发展成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预示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发生变化,随时可能出现斑块破裂导致血栓事件,进而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甚至卒死。

    此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低运动量、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等,均是冠心病卒死的危险因素。部分冠心病患者卒死发生在睡眠过程中,可能与患者同时罹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在冠心病的基础上,呼吸暂停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与缺氧,造成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卒死。

    相当一部分患者本身并不知晓自己罹患冠心病,其首发症状即为卒死,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而死亡。此类患者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患者曾经有过心前区不适或其他不典型症状,但因自己并不在意而未能及时就诊,当病情严重时即发生卒死。对于此类患者,应当普及冠心病诊治的知识,增强及时就诊的意识,使其发病时能得到及时救治。医生对每一位可疑冠心病患者均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尤其应识别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尽可能不漏诊冠心病患者,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二种是患者平时确无任何不适感觉,发病时即表现为卒死。这种情况看似防不胜防,医生似乎也无能为力。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时代,不断有报道某些知名人士发生这种卒死,使人们对冠心病卒死增添了恐惧。但实际上,仔细分析这些卒死发生的原因,往往是有诱因的,比如平时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平时大量吸烟或饮酒等等。因此,对这种高危冠心病患者的识别也是能够做到的。比如,平时生活中有上述情况的人群,若合并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或有冠心病家族史,则可能是容易发生冠心病卒死的高危患者。劝导其尽快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类人群发生冠心病卒死的有效方法。

    总之,冠心病卒死的高危患者是可以识别的,这要求心血管医师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还应做好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使广大社会群体认识到冠心病卒死的危害,树立防病和及时就诊的意识,尤其对具有上述四类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更要加强预防、监护和治疗措施的落实,从而预防冠心病卒死的发生。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