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5000年前大气甲烷浓度异常增加的自然原因

  关于人类通过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全球气候已有多长时间的问题,对于了解气候系统的敏感度具有根本性意义。所以,人们对发生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的、大气中甲烷浓度的一次明显异常增加(如在极地冰核中所记录的那样)很感兴趣。对甲烷浓度的增加所作的解释包括非常早的农业活动及天然湿地排放量的增加等。现在,对上次冰期全球甲烷水平所做的一系列新的气候和湿地模拟表明,甲烷浓度的增加可以用地球轨道构形的自然变化来解释,南半球热带地区排放量的增加与由岁差诱导的季节性降水的变化有关。

  杂草生物控制效果波动的原因

  在多数年份,能够形成草甸的侵略性杂草槐叶苹,在卡卡度国家公园的河流中都能通过槐叶苹象鼻虫成功得到控制,这种象鼻虫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生物控制手段引进的。然而,在有些年份,控制却是不完全的。现在,这种情况被归于一种众所周知、但却未被完全了解的生态现象——替代性稳定态。当这样的状态出现时,它们对生态系统管理造成严重问题,但大多数被研究的案例却属于非常稳定的状态,它们只有在经过重大扰动后才罕见地发生变化。不过在“槐叶苹/槐叶苹象鼻虫”的例子中,水供应条件的经常变化造成“弱稳定态”之间发生变化,在这些状态中,控制措施可以是有效的,也可以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