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南庆贤外,记者还采访了奶业资深专家、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乳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永康等多位专家。他们都表示,“皮革奶”现象在乳品行业中确实存在,但属于极少数中小企业的行为。自从2005年媒体首次报出“皮革奶”事件后,乳品行业进行了大力整顿,如今这种现象越来越少,除了2009年在浙江发现的这一例外,并没听说类似事件再出现。王怀宝解释,“皮革奶”大多出现在没有奶源或奶源质量较差的地方,比如南方非重点奶产品生产区,对企业的监管不够重视,导致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而北方产奶优势区,一是奶源好,二是监测比较全面,几乎不会出现这一问题。虽然消费者没办法自行辨别什么是“皮革奶”,但也完全没必要过于恐慌,只要购买名牌、有信誉牛奶企业的产品就行了。

  自从“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后,“尿素奶”、“糊精奶”、“三聚氰胺奶”……似乎牛奶每出现一个问题,都会引起人们对国产牛奶质量的巨大怀疑,令乳制品行业掀起波澜。“皮革奶”事件后,有媒体报道,内地人到香港购奶成风,一度令当地奶粉脱销。国产奶粉在市场上的比例也逐年下降,更多的人转而购买进口奶粉。南庆贤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一方面与中国奶业自律不严有一定的关系。很早以前,他就对乳品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现象加以关注,并强烈反对,但当时圈内人对他解释,这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办法。他说:“《2011年度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的出台,最大意义在于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原奶中不允许添加皮革水解蛋白,一旦添加就是违法的,而以前的规定中则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对于和健康有重大关系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极其敏感,这无可厚非。但不能把像 “三鹿奶粉”这样由于大企业中的某些人出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以此类推到整个乳品行业,从而把整个行业挤垮。对于中国牛奶,也许我们需要更客观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