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宝贵的求学机会,黄本立在刻苦学习之余坚持勤工俭学,做了很多批改作业、准备教学实验等助教的工作。通过艰苦的努力,黄本立获得了岭南大学当年的物理系成绩最优奖和华盛顿州立大学捐赠的国际学生奖学金。

  临近毕业,黄本立面临着一个人生的重要选择:出国读研究生,还是留在国内参加工作?由于品学兼优且连续获得国际学生奖学金,黄本立可以顺理成章地到华盛顿州立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很大。良好的研究环境和稳定的生活,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一个屡经磨难的贫寒学子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当时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急需大量理工科人才。在爱国热忱的感召下,黄本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出国的机会。1950年3月,他不待毕业就和同学一起匆匆北上,来到了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献身科研,成就斐然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的钢铁、冶炼、地质勘探等产业部门急需快速、准确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而这种技术在百废待兴的国内基本上是空白,黄本立毅然地投身到急需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中去。没有专业设备,没有研究场所,他在地下室翻出一台废弃的小型摄谱仪,修理调试之后,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配合研究所建立了电解锌、电炭刷石墨等的光谱分析法,并把其推广到工厂去。就这样,新中国的光谱分析研究在一片废墟上开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