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成本与小众人群的相互制约。

  从征地、建设、装修、设备采购、人员聘用等方面,我们不难推算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投入与运营成本是很高的,但因挂号费、住院费、诊疗费等高价格及无医保的因素所致,其服务的对象只能是小众中的小众,所聘专家的原患者群都很难发生大面积的品牌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设定的每日最大接待量限制在
3000号以内,而在我看来,试运营期间媒体能有300~500人已经很不错了,这就一定会造成高成本与低收入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不匹配,对投资者的资金承受力与耐心等都是极大的考验。

  2、医学上的比较优势过于模糊。

  环境、人文、问诊时间长等,都是医学的附加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人们来医院是看病的,不是来住店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可能在哪些病症的治疗上成为国内的翘楚,具有明显的领先与排他性?它作为后发进入市场的医院,与已经盘踞市场多年的老牌医院相比,其比较优势在哪里?具体在哪些病种上?当这些都异常模糊的时候,患者选择你的理由是什么?比如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现在的定位是明显的基于需求(高端人群的医疗需求)来定位,而要使医院加速走上医院运营发展的快车道,就必须使人群需求定位和品种需求定位有机的结合,搞清楚高端人群在医疗产品上最急迫、最主要的需求是什么,然后聚焦性地去满足它并以此形成特色,而过于广谱与泛泛的满足其所有需求的做法,无疑会大大提高医院的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