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出了储层存在不同成因流体混合的观点:①热液流体,具高温(120-180℃)、高盐度(>22.4wt%)、富87Sr、Ba及Zn;②大气淡水,具低温(<50-83℃)、低盐度(>9.0wt%)、高87Sr/86Sr以及低Ba、Zn含量;③原地盆地水,具有与同时期海水相近的87Sr/86Sr特征(0.7085-0.7090)且δ13CHCO3-及δ18O偏重。

  4)热液流体可能来源于前寒武/下寒武统碎屑岩地层,并混有有机来源的CO2(可能为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成因),使得热液方解石呈现低δ13C、δ18O及高87Sr/86Sr特征。

  5)大气淡水可能沿断裂下渗形成大气循环热液,使得部分方解石呈现高温(高达187℃)和低盐度(低至0.5 wt%)的特征;TSR反应产水也是可能的机制。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地质流体研究期刊Geofluids(Li et al. Origin of palaeo-waters in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s in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constraints from fluid inclusions and Sr, C and O isotopes. Geofluids,2011,11(1):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