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与邻区板块造貌构造图》是《亚洲与邻区陆海地貌全图》研制的延伸,该图完整描绘了亚洲及其邻海的板块造貌构造环境,其内容与图例力求以板块构造和大地貌响应及其两者正反作用的现代状态为依据。

  这些图件直观地表现了印度板块对亚洲的碰撞效应和亚洲内部陆间亚板块的形成分异。作者通过这种例证阐明近代板块构造与大地貌形成与变形的互相关系,揭示了地貌标志对有关研究的有效性。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岩石圈的近代分层作用,即大地貌变形和GPS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岩石圈浅层的运动,而海底扩张和全球活动板块的运动则代表了岩石圈深层的运动。

  对这些工作成果,荷兰地学信息学与地球观测国际学院(ITC)的地貌学终身教授赫尔曼.Th.沃斯塔本指出:“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所有参加者以这一巨大的制图工程,为地球科学成果的国际共享作出了重要贡献。”

  沃斯塔本说,陈志明与许多俄罗斯地貌学家与地质学家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他博览了国际知名学者、俄罗斯科学院资深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I.P.格拉西莫夫教授所倡导的大地貌研究方法和地貌制图技术,结合中国巨大的国土制图的需要,引用并发展了这些方法。在他以往研制的《中国地貌图》的概念与制图实践中,在近年的亚洲与邻海板块造貌构造分析中,都表现出重要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