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地大未来城,聚英集荟——湖北省第四届色谱质谱学术会

2023.4.14

4月2日第四届湖北省色谱质谱学术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未来城校区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由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色谱质谱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旨在为更好的探讨色谱质朴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动向,促进相关交叉学科间的合作和拓展交流。

307717_202304142307141.jpg

大会现场盛况

307717_202304142307181.jpg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刘勇胜致辞

刘勇胜副校长致辞道:博古方能通今,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地球科学前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这当中,色谱质谱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成果包括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研人才以及在各领域建立了高端大型仪器平台。本次非常荣幸邀请到诸位学者合作交流,希望各位同仁助力色谱质谱事业,祝愿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307717_202304142307101.jpg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陈中强致辞

陈中强副主任致辞道:“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多年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现拥有三个全国名列第一名的学科,拥有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平台体系和许多大型色谱质谱仪器,并开发了许多先进的分析技术,为地球生物和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感谢各位来宾的支持,并欢迎参观指导。

image.png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色谱质谱专业委员会主任 冯钰锜

冯钰锜主任代表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色谱质谱专业委员会对中国地质大学本次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同时表示本次大会机会难得,非常感谢各位远道而来的重量级学者专家。希望大家在中国地质大学度过美好且难忘的一天。

image.png

报告题目:《单细胞质谱与成像分析》

清华大学化学系 张新荣教授

   张新荣教授介绍道单细胞技术是精准医疗领域颠覆性的技术之一。分享了流式细胞仪技术进行免疫肿瘤学研究、癌细胞表面代谢环境的研究、皮升级样本的二级质谱获取以及肿瘤组织样本免疫微环境成像分析上的科学进展。

image.png

分析测试协会副秘书长 刘虎威教授

报告题目:《有机质谱流式细胞分析》

细胞中内容物体积少、含量低、种类多、分析窗口有限,使得高灵敏、高信息覆盖度、快速、高通量的单细胞分析面临重大挑战。通过单次测量实现多维度、多参数的单细胞定量信息获取,对于细胞分型、鉴定以及单细胞水平的疾病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介绍了课题组基于前期大量常压离子化质谱技术,构建了常压质谱免疫分析平台,并进一步设计并拓展质谱探针,利用基于狄恩流的微流控芯片实现单细胞排列,结合纳升电喷雾-高分辨质谱(nanoESI-HRMS),搭建了多维度有机质谱流式细胞分析平台。<

image.png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 郭彦丽博士

多维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郭彦丽博士在介绍岛津 SFC-LC 二维联用技术时表示,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特殊的分离选择性和环保性,使其在燃油成分、药物手性拆分、脂质组学领域逐渐成为重要分析手段。岛津的超临界色谱技术发布于2015年,通过与 LC/LCMS、GC-FID等技术联用,首次实现了油脂样品、燃油、手性/非手性样品分析。在食用油中苯并(a)芘检测中,岛津使用 SFC-LC 技术实现高效、环保、自动化、准确的检测,检测结果完全达到国标要求。

image.png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生物技术部研究员 叶明亮

报告题目:《高稳健位点特异性糖型蛋白质组学分析系统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

叶明亮表示,传统临床上使用的标志物基本都是检测蛋白质的浓度差异,或是糖链抗原的浓度差异。不同于传统方法,团队通过将糖基化蛋白质组和糖组学结合,形成糖基化蛋白质组的全景式分析,将去N的糖链用亲水色谱富集,最后用束状CID质谱分析,或者用电脑去糖基化,形成新的特异性糖。叶明亮表示,这种位点特异性糖型有望成为新型标志物,但面临的挑战为谱图复杂,解析难度较大,步骤繁琐及费用高昂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image.png

清华大学 化学系 教授 瑕瑜

报告题目:《异构体分辨质谱及其在脂质组学的应用》

瑕瑜教授认为,脂质的精细化结构表征是脂质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供定性的数据。脂质组的特点包括种类结构复杂,异构体多,难分离,缺乏标准品。目前脂质定性定量的挑战是区分其异构体。解决方案是异构体分辨质谱+高分辨分离手段。并且对脂质深度结构解析技术在脂质代谢及脂质标志物发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image.png

SCIEX 市场经理 江峥 

报告题目:《SCIEX’s Technology to Watch: 前沿质谱新技术及生命科学研究方案》

江峥经理介绍了 SCIEX高分辨质谱的快速扫描能力及不断演进的SWATH®采集技术能够提升蛋白质组学的分析通量,匹配大队列和大数据研究,并实现精准定量,提升生物医学研究向临床转化的速度与质量;同时结合多组学方法,有助于加强对健康和疾病状态分子表型的系统认知。

下午

image.png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宁康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微生物组大数据的跨地域疾病诊断人工智能方法:新模型和新知识》

宁康教授 证明了迁移学习可以促进在不同背景下的微生物群落分类,例如在有限样本数量的多种疾病的微生物群落分类,以及预测结肠直肠癌连续分期的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从广义上说,EXPERT实现了精确的、上下文感知的微生物群落定制分类,并增强了新的微生物知识发现能力,并过几个特定情景展示了该方法在微生物群落分类中的效用。

image.png

湖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陈怀侠教授

报告题目:《金属簇在分离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陈怀侠教授介绍道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寻找新材料。由于金属簇在分离领域比较空白,因此开展了单金属簇分离应用的研究、吸附机理的研究、多环芳烃的π电子存在疏水作用,并基于这样的机理,可以建立PAHs萃取应用(SPME)。这项技术可以用于土壤中酚类物质的检测。

image.png

布鲁克 市场经理 王勇为博士 

报告题目:《Bruker 质谱成像新技术和应用》

王勇为博士认为质谱成像是分子成像和质谱技术的结合,在癌组织的演进、分级分型,特别是鉴别转移组织中的肿瘤来源有巨大作用。随后介绍了TIMS离子趟度技术,MALDI离子化的二次电离,高空间分辨成像技术,完整蛋白及多组学以及多模态成像。这些技术能通过检测蛋白质、脂类、糖复合物,分析区域特异性组织,如肿瘤中的分子变化,为其诊断提供依据。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 武汉植物园 范民霞 博士 

报告题目《基于亲和超滤质谱靶向1che/ldh》

印楝(楝科)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多用途传统药用植物。范民霞博士基于药物靶向亲和超滤技术(UF-LC-MS),从印楝复杂的提取物中同时筛选和鉴定出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的小分子配体。结合印楝不同部位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测定和抗氧化活性筛选活性部位。随后,利用UF-LC-MS方法从印楝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筛选出3个具有潜在抗氧化活性的单体化合物。同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筛选的单体化合物进行分子模拟验证,进一步揭示其与酶的相互作用机制。这些结果为印楝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对其进行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image.png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后 彭钊 

报告题目:《蓝藻蛋白质互作网络的构建》

蓝藻(Cyanobacteria)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自养的原核生物,被认为是真核生物叶绿体的起源,是研究光合作用的重要的模式生物。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信息不断累积,从而催生STRING、IntAct等PPI数据库的建立。因此彭钊博士构建了蓝藻PPI数据库CyanoMapDB,并介绍了共馏分质谱的流程,集胞藻蛋白质复合网络分析,未知蛋白的功能预测与验证等内容。

image.png

赛默飞 应用工程师 范自全

 报告题目:《赛默飞超高分辨质谱Orbitrap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质谱技术作为蛋白质和小分子物质的主要检测手段,借助赛默飞Orbitrap高分辨率质谱凭借其高精准的定性、定量能力,助力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实现精确医疗研究。通过蛋白质组、代谢组、脂质组等多种组学的联合研究,为疾病致病机理发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疾病分型以及新的治疗靶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image.png

闻胜 研究员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报告题目:《基于BMD法的我国人群二噁英健康指导值的研究》

闻胜研究员开展了基于BMDL的热点污染物健康影响研究,获得人群热点化学污染物(二噁英、镉、高氯酸、溴代阻燃剂和全氟有机化合物等)暴露数据库和健康结局数据库;获得5种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剂量效应关系,构建了5种BMD模型,提出了4种污染物(二噁英、镉、高氯酸盐和全氟化合物)的健康指导值。

image.png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朱泉霏

 报告题目:《衍生化结合LC-MS技术胆汁酸分析研究》

由于脂溶性羧酸结构上通常只含有羧酸基团,因此在质谱分析时离子化效率差。因此,在检测时会面临定性灵敏度低、定量不准确、检测范围有限等问题。基于衍生化技术,近年来发展了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并被用于代谢组学研究中。该方法是将一对含有同位素标记试剂分别对两组样品进行标记,混合后进行LC-MS分析。该方法通过向目标物分子上引入易电离基团、亲水性基团和同位素标签,以增强电喷雾离子化效率、改善色谱分离、提高分析准确性。

image.png

彭月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化学院 副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未知物鉴定策略》

彭月娥副教授认为已知结构的有机物代谢物污染物只是冰山一角,卤代有机物,大多数具有POPs属性。利用卤代有机物卤素离子同位素峰可以有效的进行筛查,并自建卤代有机物数据库。报告展示了对解封后对武汉市自来水消毒副产物数量及含量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城区自来水中卤代消毒副产物明显和人类活动有相关性。

image.png

中南民族大学 学院 博士后 张文祥

报告题目《结构质谱分析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机制》

赖氨酸残基是许多蛋白质的功能中心,能够参与蛋白质结构调节与激酶激活等生物功能调节,张文祥博士介绍了一种基于赖氨酸侧链氨基标记反应活性探测的蛋白质结构质谱分析方法,标记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与大多数生物体系兼容。随后介绍了SARS-CoV-2新冠病毒S1与ACE2识别和干预结构分析以及结构质谱分析全氟辛酸-血清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image.png

安捷伦 市场经理 肖尧 

报告题目:《二维液相色谱技术的新进展及新应用》

肖尧经历认为二维液相色谱一直是液相色谱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可以利用不同维度的分离选择性差异进行正交组合,二维液相可以获得传统液相色谱技术难以实现的峰容量,并可以显著提升复杂样品分析中的方法分离覆盖度,随着上UHPLC技术的进展及商品化二维液相色谱设备的出现,二维液相分析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本次演讲将介绍二维液相的一些关键技术以及如何将二维液相方法应用在不同的行业领域。

image.png

获奖学生合影

image.png

参会人员合影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