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缓释尿素小麦增产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2017.10.25

  近期,技术生物所吴跃进研究员课题组在缓释尿素提高小麦肥效与增产作用机制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为新型环境友好高效化肥的研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已在农学核心期刊Agronomy Journal接受发表(DOI: 10.2134/agronj2017.06.0351),课题组助理研究员杨阳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人。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后期增施氮肥是小麦增产的关键技术。然而,在黄淮海南部地区小麦生长后期湿度大、温度高,增施氮肥易诱发小麦赤霉病等病害,不利于稳定小麦产量。

   课题组在黄淮海南部地区应用自主研发的载体型缓释尿素,采用一次性基施、后期不补施氮肥的肥料运筹方式,在保障中高产量水平的前提下,探索小麦稳产增效的生产模式。一般来说,化肥的主要损失途径有挥发、淋溶和径流,造成化肥利用率低下。研究表明,施用常规尿素后,近30%的氮肥可通过淋溶损失,约10%以上可通过氨挥发损失。进一步对载体型缓释尿素与土壤结合的结构进行分析显示:载体型缓释尿素中添加的功能材料有助于在土壤环境中构建微观团聚结构,有效减缓氮素溶出释放,降低淋溶和氨挥发损失,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改善植株氮素营养和生理活性。较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载体型缓释尿素可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22.1%~32.7%,实现小麦增产10%以上,每公顷减肥增效达到1300元。

  环境友好高效化肥的研发应用是实现我国“化肥用量零增长”目标的重要途径,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区域重点项目等资助。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