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测地所在中国节水灌溉综合效益及应用潜力方面取得进展

2019.4.09

  作为世界水稻生产大国,中国以占全球19%的种植面积生产了占全球32%的水稻。目前水稻种植仍然以大水大肥模式为主。大量施肥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稻田氮磷面源污染;同时,在常规淹水灌溉(FI)模式下,水稻灌溉需水量大,约占全国年灌溉用水总量的65%。在当前人口增长和水环境退化的大背景下,水稻生产不仅需要保证产量,同时还需应对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稻生产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灾害评估团队庄艳华、张亮、李思思等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从国家尺度分析了中国节水灌溉的综合效益及应用潜力。目前浅湿(SWI)、间歇(II)、控制(CI)和蓄雨灌溉(RGI)是中国常见的稻田节水灌溉模式。浅湿灌溉的主要特点是,除晒田和人工排水外,田间建立浅水层;间歇灌溉主要表现为浅水层和无水层交替;控制灌溉是除返青期和分蘖初期田间建立水层外,其余生育期处于无水层状态;蓄雨灌溉是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利用雨水灌溉,且常与其他节水灌溉模式结合应用。该研究基于多点田间研究数据重点从节水、增产和氮素径流流失负荷削减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式的综合效益。

  控制灌溉具有最佳的节水效果和氮素径流流失减排效果,平均节水率和污染负荷削减率可达35.12%和54.97%;其次是蓄雨灌溉、浅湿灌溉和间歇灌溉。整体而言,节水率和污染负荷削减率呈显著正相关(图1a)。由于田埂的存在,长期低水位或无水位运行使节水灌溉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具有“控源增汇”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可大大降低径流排水几率、延缓暴雨后田间排水时间、削减高浓度田面水排放量,起到“控源”作用;另一方面,可增加田间水储存“空间”,从而提高稻田容纳雨水、灌溉来水甚至消纳生活污水的潜力,起到“增汇”作用。从增产效果看,蓄雨灌溉增产效果最佳,平均增产率可达11.82%,其次是浅湿灌溉(8.12%)和间歇灌溉(5.40%);控制灌溉增产效果不太显著,平均增产率为0.79%。整体而言,增产率随节水率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图1b)。相比于淹水灌溉,适度的节水灌溉可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根部发育并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等,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但当节水率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因缺水型水分胁迫导致增产效率降低、甚至减产。

  节水灌溉普遍适宜于水肥保持能力强、气候湿润、地下水位较高以及地势平坦等区域。通过分析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适用条件和特点,该研究构建了中国节水灌溉模式识别指标体系,共包括土壤、气候水文、地形和目标效率4类及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盐碱度、降水、地下水位、地类/坡度和综合效益7项指标。基于指标体系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绘制了4种节水灌溉模式潜在的应用空间分布图。中国约94.19%的稻田区域适宜实施节水灌溉,应用潜力大。其中,浅湿灌溉分布最为广泛,适宜于约90.03%的稻田区域;其次是控制灌溉和间歇灌溉,适宜于约23.33%的稻田区域;蓄雨灌溉的适宜范围约占4.16%。5.81%的稻田区域因土壤盐碱化和肥力低下等因素不适宜实施节水灌溉。在中国全面实施节水灌溉的情况下,在国家尺度上可节水约22.06-26.41%、削减氮素径流流失负荷约31.11-39.11%、增产约5.39-6.87%。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