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盘点成分输血的误区(一)

2021.6.04

误区一、全血比较全

目前称之为全血的是指把血液采入含有抗凝保存液的血袋中,不做任何加工处理即为全血。

1)血液一旦离开循环系统到达体外,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我们称为保存损害。全血要求储存在2~6℃的血液冷藏箱内,这可以使红细胞代谢活力降低,各种消耗减慢,寿命延长,各种全血的保存液主要是为红细胞而设计的。也就是说这些保存液在4℃条件下,只能对红细胞有保护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存作用,现在我们血站使用的抗凝保存液为CPDA(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溶液加腺嘌呤)保存期为35天,所谓的血液有效保存期为35天,是以输注后24小时所输到体内的红细胞存活率达到原来的70%为标准。

2)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很短,离体后功能很快丧失,在4℃的保存条件下,中性粒细胞最长不超过8小时,8小时后输入人体,它的吞噬功能,对炎症的趋化作用不明显降低毫无治疗价值。

3)血小板的保存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它是因为振荡才可以使血小板防止在血袋中聚积,失去止血活性,同时振荡使血小板在血液中进行气体交换防止血浆PH值下降(PH值6.0—7.4)否则血小板失去正常形态和功能,而现在4℃条件下12小时大多数血小板失去活性。24小时丧失全部活性,实际上保存在24小时以上的全血中,血小板已经很少很少,而全无止血作用。

4)各种凝血因子,最主要的Ⅷ和Ⅴ因子,它们要求在—18℃以下条件才能保存其活性,而在4℃保存的全血中,第一天Ⅷ因子就丧失50%的活性,保存到第三天第Ⅴ因子活性也丧失50%。所以全血比较全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它仅仅含有红细胞和血浆,至于其它的成分,因不浓,不纯,含量不够一个治疗量难以产生效用。

与此同时,输“全血”还有以下不足

1、输全血是红细胞连同血浆输入,血浆可以扩充血容量,因此正常血容量的贫血病人输入大量全血或输血速度过快时,超过病人循环或心脏的负荷能力,可诱发充血性心力衷竭或急性肺水肿,对老年人,婴幼儿,危重病人这种危害性更大。

2、由于输入全血,全血中细胞碎片较多,易于激发血管内凝血机制,增加了高凝状态,甚至于血栓的发生,也就是输血反应中的肺微血管栓塞。再有全血的血浆中乳酸,钠,钾,氨等成他含量较高,若适应证选择不佳,如乳酸中毒,高钠,高钾,肝性昏迷潜伏期病人,其后患无穷。

3.全血中抗原物质,明显增多,特别是白细胞表面抗原,输入全血后,易产生同种免疫,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输血反应,或输血无效。例如:急性肺损作伤。还有一种致命性并发症:“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这种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由输血所致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发病快,疗效差,死亡率高达90%,多为一二级亲属间输血所致,这与直系亲属之间基因同质性较高有关。由于输入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主要是TC)的血液后,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然后向受血者发起攻击,导致宿主遭受严重病理损害甚至死亡。

全血适应症:

从现代输血观点来看,全血只适应于血容量不足而且有进行性失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的病人,这时全血既能补充血容量,又能提高血液携氧的能力。

全血禁忌证:

1.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2、贫血伴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3、可能施行骨髓移植及其它器官移植的病人。4、年老体弱及儿童慢性贫血病人。

误区二、新鲜血

这个问题来源于过去的一种认识上的偏见,也就是凡有输血指征者,输注新鲜血就好,而且认为越新鲜越好。什么是新鲜血呢?新鲜血的新鲜度难下定义,从这个意义上看主要决定因素是时间,而时间对于不同细胞成分是不一样的。

1、从红细胞来看,从慢性贫血病人纠正贫血,提高血红蛋白的角度出发,保存期内的血就可达到目的。

2、从白细胞来看,白细胞主要成分是粒细胞,输注保存8小时之内的全血还有治疗意义,超过就无任何功能了。

3、血小板需要22±2℃振荡条件下保存12小时,若在4℃功能很快就丧失了。

4、凝血因子,以其治疗中最常用的第Ⅴ因子为例,它十分不稳定,在4℃保存1天,活性丧失50%。

因此从以上情况看,新鲜血的概念,不同细胞成分则大不相同,补充红细胞——保存期内即为新鲜血,白细胞——8小时为新鲜血,血小板——12小时为新鲜血,凝血因子——24小时即为新鲜血,由此可见新鲜血是个相对概念。

1、目前,国际国内要求所有血液制品都必需进行乙肝,丙肝,转氨酶,艾滋病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测,而且要求检验两遍并由质控部门按规定抽检,合格方可出库,而血站不可能在当天提供所有结果,也就是说不可能提供24小时内的血。在美国五天以内的血就不会向临床提供。

2、献血者的血,有许多致热原,需要处理,倘若当天抽血,当天输入,发生输血反应的几率就大。还有许多病原体保存后可以被灭活,如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可生存48~72小时,疟疾虫保存两周可部分灭活。所以输保存血比输新鲜血更安全。

新鲜血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就是,红细胞存活率接近正常,2.3—DPG(2—3磷酸甘油酸)接近正常,钾含量不高的血液即可视为新鲜血,通常认为CPDA保存在10天内的血完全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即为新鲜血。

当然在临床工作中有些病人是需要输注保存期短的血,它只适用以下几种情况。

1、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输血者。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需输血者。3、严重心肺疾患需输血者4、急性失血伴有持续性低血压者。5、DIC需输血者。以上患者输新鲜血是因为需尽快提高血液携氧能力,且不能耐受高钾考虑的。

这里所说的新鲜血也是以红细胞为主而不是全血。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