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EPBV-AB)

2022.3.09

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EPBV-AB)介绍:

  急性乙型脑炎患者在发病后第七天,可产生特异性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 (EPBV-IgM),2-3周达高峰,故检测EPBV-IgM,有助于对急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
  检查时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或脑脊液2ml进行测定。

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EPBV-AB)正常值:

  EPBV-IgM阴性。

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EPBV-AB)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急性乙型脑炎患者在发病后第七天,可产生特异性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 (EPBV-IgM),2-3周达高峰,故检测EPBV-IgM,有助于对急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
  需要检查人群:急性乙型脑炎患者

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EPBV-AB)注意事项:

  异常人群:一般无特殊人群
  检查前禁忌:检验前请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及特殊生理改变。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EPBV-AB)检查过程:

  检查时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或脑脊液2ml进行测定。

相关疾病

  乙脑伴发的精神障碍,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

相关症状

  恶心与呕吐,脑膜刺激征,昏迷,头痛,吞咽困难,发烧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