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再次走入公众视野,则是因为早在2005年就曾爆出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事件,奶制品行业因此还进行了一次大力整顿;2009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

  如此一看,奶粉似乎成了不良少女,不少人喜欢在它上面乱搞文章,“糊精奶”、“尿素奶”、“三聚氰胺奶”、
“解抗奶”、“皮革奶”……一次次都浓妆艳抹、搔首弄姿地招摇于市,打击了还可能再次卷土重来。

  皮革奶“得益于”皮革水解蛋白。皮革水解蛋白是个“好东西”,据专家说,假牛奶甚至可以与奶牛不发生一点联系,用人造蛋白(其中包括皮革水解蛋白)、自来水,佐以香精等添加剂,按照购买的专业配方,就可以生产出足以乱真的假牛奶。不夸张地说,一双皮鞋也可以液化成“奶”,想想就让人恶心,但化学工艺就能创造出这种毁人毁己的奇迹。

  当然,发生了像“皮革奶”这类肆无忌惮突破法律底线的事情,罪不在水解蛋白,罪在不法厂商。一般这时候,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念叨:我们应该举一反三,要加强对牛奶加工企业的企业主关于诚信、法律、道德等方面意识的教育。我认为这是最有意义的一种废话,按理说,我们对食品安全还是挺重视的,有法律也有各种食品监管小组,三聚氰胺也敲了一次响亮的警钟,但为什么还有闯红灯不顾死活的人呢?这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市场的逻辑是,孙悟空一走神,妖怪自然就多,如果法律法规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如果监管不是那么到位,有点儿弯弯绕儿的人就冒险当妖怪去了;第二,就是利润的诱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绘资本逐利时曾说,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