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会场里,李鹏发现,其实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生态保护的盟友。如果缺乏发现的眼睛,你就会觉得,盟友,在若有若无之间,远不像敌人来得那么清晰、残酷。

  ■清明节前夜,他发现大火烧山而无人扑救,写下了一段悲情的文字

  2010年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李鹏正在县城的一家饭馆吃饭,边吃边有些踌躇满志,觉得今后森林保护的希望重新闪现了一片光明。他前面的镜子,突然跳跃起微暗的火光。原来有一片林子,正升起冲天大火。“应该是在312国道,龙潭湖不远处”。

  打火去。这是一个爱林人的第一本能。他端着饭碗给护林协会的成员打电话,约好半小时后骑摩托车来接他。他赶忙换了破旧衣服和登山鞋,边等候,边焦急地眺望火情。

  火势很大,映红了县城的天空。

  摩托车带着李鹏,向现场赶去。快到山脚时,车主的爱人打来电话:“山高路陡,安全没保障。出了事故怎么办?”摩托车扔下李鹏,调头回去。李鹏孤身前往。他爬上山,走近火场最近处,现场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