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山大学贺雄雷PNAS新文章

2012.7.03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雄雷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PNAS上发表论文证实在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X染色体基因表达减少,从而驳斥了Ohno提出的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间的剂量补偿假说。

  性别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事件。哺乳动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因此关于性染色体的起源与演化是生物学家长期关注的问题。1967年Ohno提出了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间的剂量补偿假说:在哺乳动物性染色体从一对常染色体起源的过程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加倍表达,以补偿Y染色体的退化,使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间的基因水平达到平衡。这一假说形成了当前性染色体剂量补偿进化模型的基础,但在哺乳动物中仅是通过间接比同一基因组X染色体基因和常染色体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对其进行检测。而测试的结果却存在较大的争议,因为检测不同的基因组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或是支持或是反对Ohno的假说。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直接比较了哺乳动物X染色体基因和哺乳动物性染色体起源前进化分歧物种中一对一的同源基因。通过分析RNA序列数据和蛋白质组数据,提供了明确的数据证明除了5%的编码大型蛋白质复合体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中X染色体基因表达减半,即每个等位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发生改变。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关于性染色体演化的Ohno假说不适合绝大多数的基因,而重新开启了寻找驱动雌性哺乳动物中X染色体失活起源的进化驱动力的大门。

  贺雄雷教授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后赴美于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通过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回校,被聘为教授。回国期间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研究论文。今年贺雄雷教授还带领课题组发表了中山大学史上首篇的《科学》(Science)论文。在该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真核生物细胞中核小体结构可以抑制胞嘧啶C的水解脱氨,从而降低胞嘧啶C到胸腺嘧啶T的突变。该重大发现揭示了染色质结构对遗传核心事件――DNA突变的调节机制,对于肿瘤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防治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价值,并对理解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及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