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四川新津信息化小投入大产出 环保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2016.7.25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单位面积环保执法人员为63.2人/万平方公里。当前,环境管理和监管执法任务繁重,但环保机构编制名额少、人手紧张,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的情况更为突出。据调查,一个县级环保局的行政编制通常在20~30人之间,有的甚至不足20人。内设机构多为6~10个科室,除局领导,科长以下行政编制人员屈指可数。

  但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监管、执法任务繁重,基层环保部门“小马拉大车”现象普遍。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近些年,中小企业迅猛增加,全县登记的工业企业就有618家,企业的每个项目从规划立项到正常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和环保部门密切相关。城镇化进程加快也使得环保工作从工业企业监管为主,向工业、农业、服务业环境监管“全面开花”转变。新津县环保局行政人员仅有9人,再加上直属单位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25人)和下属单位县环境监测站(24人),总共58人,工作千头万绪、人员有限,许多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新津县环保局把目光转向信息化,通过两期信息化项目建设,寻找基层环保人手紧缺的破解之道。

  ▶ 依托国家省市信息化建设 按需定制项目

  目前,自上而下的信息化系统如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全国排污收费系统、成都市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等已经覆盖新津县。

  “所不同的是,国家、省、市的信息化建设着眼于大局,注重环境管理整体性的问题,涉及县级自身特点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自己开发建设。”新津县环保局局长文雁表示。

  新津县内五河一江,水系发达,且处于成都市三大主要出境断面,水污染防治压力大,而国家、省、市在水环境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没有统一规划,新津县因地制宜地开发了全域治水兴水模块。

  已有国家、省、市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为新津县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方向和基本保障。据了解,在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四川省环保厅、成都市环保局在数据整合、数据分析以及开发方向上都给予了指导。在成都市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基础之上,新津县还进一步开发了OA协调办公系统、污染源“一源一档”等,这也为新津县信息化节省了大笔的开发资金。

  据了解,新津县两期信息化建设仅投入150余万元,就建成了目前的“1412”体系,即建成了1个数据中心机房,组建了污染源一张图、全域治水兴水、乡镇巡查、信访投诉4个工作运行模块,开发了1个“新津环保”手机APP ,搭建了内部自动化办公平台和外部信息公开平台两大信息共享平台。

  截至目前,系统累计录入有效数据12万余条,形成了全县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包括污染源基本情况、环评管理情况、总量管理情况、污防管理情况、监察管理情况、监测情况、流域监测数据、群众信访投诉数据等。

  “以往开展环境执法,基本需要‘麻烦’所有的科室,现在登录系统动动手指就可以查出污染源所有信息,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新津县环保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 绘制“污染源一张图” 提高监管效率

  “新津县不仅有工业、农业、养殖业等污染源,还存在河道管理等问题,人少事多,摸清污染源家底尤为重要,这是开展环境管理的基础。”文雁说。

  为此,新津县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并通过每周工作例会,通报各科室业务数据录入共享情况,打破了各个科室的“数据壁垒”,完成了“一源一档”系统的建设,随后对全县污染源逐个进行现场信息采集和业务台账信息录入,并实时更新。目前,“一源一档”内有完整信息并通过审核的污染源有272个,正在完善信息的污染源有365个,实现了全县污染源信息的数据化和动态化管理。

  “虽然摸清了污染源信息,但是新津污染源点多面广,人手又紧张,发生状况时我们需要快速锁定污染源,并立即掌握相关基础信息。”文雁表示。

  于是,依托“一源一档”的数据支撑,新津县在进一步补充采集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和“三产”污染源现场点位信息的基础上,绘制出新津“污染源一张图”。登陆“新津县地理环境信息系统”,记者看到新津县地图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点。据介绍,红色、紫色、绿色分别代表工业类企业、养殖类企业和三产类企业。目前,“污染源一张图”包含具体污染源1284个,其中工业类533个,养殖类477个,三产类274个。

  “以往,污染源基本信息更新不及时,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挨个找,做了很多无用功,现在污染源一张图让所有污染源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文雁介绍说,一张图的绘制彻底实现了新津污染源的监控全覆盖和可视化,为进一步开展环境管理提供了依据。

  ▶ 新平台连八方 实现环境共治

  环境管理工作今后更加强调精细化,58人如何拉动新津县环境管理这辆大车?

  “环境不是靠‘管’的,而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共治。”文雁说,发动镇乡基层力量成为新津县的选择。为此,以“污染源一张图”为基础,通过与网格化叠加,新津县环保局开发了全域治水兴水、乡镇巡查、信访投诉3个模块,并开发了不同版本的“新津环保”APP,调动乡镇人员的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新津县河道治理实行“河段片长”制,也就是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河道沿线的镇乡(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担任“段长”,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片长”,设置了8名河长,12名段长和66名片长。

  新津环保局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壮大自身力量,开发全域治水兴水模块,将“河段片长”制落实到水系图上, 8个市控跨界断面、13个县控跨界断面和全域治水兴水21段目标河渠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和治理成效一目了然。各河道的河段片长提供的信息可以实时反映到后台,形成了县环保局和乡镇村共治河道的局面。

  点击全域治水兴水模块,南河、杨柳河、石头河、葛碾沟、金马河等河道清晰地展示在眼前,再点击新津县境内的“南河”入口,记者看到南河监测点位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中红色为目标值,绿色为实际监测值,可以发现南河COD值除了5月份略低,前4个月和6月份均远远高于目标值。

  此外,新津县环保局还充分运用了县—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网格员可以用镇乡版的手机APP对网格内污染源基础信息及GPS定位数据进行采集,分级、分区域进行监管。在例行巡查中,镇乡环保机构工作人员会通过手机APP录入巡查情况,实时上传到系统后台,实时显示在“污染源一张图”上。

  目前,各乡镇环保机构共计开展污染源巡查463次,巡查污染源点位377个。

  同时,公众的信访投诉工作也由基层合力开展。信访投诉初访由各镇乡(街道)进行核实、调解,利用“新津环保”手机APP采集上传投诉现场的GPS点位信息和现场照片、录入处理结果,涉及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交由县环保局立案查处。

  新津县目前已经为乡镇环保机构落实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发现、上报、环境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等,提供了可操作、可控制的标准化流程。同时,县环保局可远程监控各镇乡巡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污染源巡查实现全覆盖、无盲点、可追溯。

  “通过将环境监管工作下沉,新津县环境管理初步呈现出环境共治的局面。下一步,新津县将进一步对内打通环保各大业务系统,对外实现与机动车尾气监测、水文水质监测系统等的共享交换,构建新津‘大环保,大数据’。”文雁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