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原子吸收光谱仪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2018.3.15

一、历史

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基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而进行分析的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早在1802年,w.H.wo11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这是对原子吸收现象的早期发现,但当时尚不了解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1859年,G.Kirchhoff与R.Bunson,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并对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解释为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辐射吸收的结果。1955年,澳大利亚的A.walsh发表了他的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著名论文,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1959年,原苏联的B.V.L¹vov发表了电热原子化技术的第一篇论文,开创了石墨炉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Varian Tectltron及Perkin 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1970年,Perkin E1mer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谱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原子吸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而其它科学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技术进步,为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采用微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系统简化了仪器结构,提高了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改善了测定准确度,使原子吸收光谱法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原子吸收仪器正朝着多元素同时分析,与其它技术联用以及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方面继续发展。

二、特点

① 选择性好,光谱干扰小。 原子吸收是对特征谱线的吸收,不同元素的特征谱线不同,此外,光源也是待测元素的单元素锐线辐射,因而,受其它元素干扰和光谱干扰小。

② 检出限低,灵敏度高。不少元素的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μg/L级,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10~10-14g。

③ 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精度好。测定中等和高含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可<1%,其准确度已接近于经典化学方法。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精度相对较差,一般约为3%~5%。

④ 应用范围广。可直接测定绝大多数金属元素,达70多个。

⑤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通常情况下只能单元素分析,有相当一些元素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灵敏度还不能令人满意,而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速度和精度都不太令人满意。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