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余杭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可全程“代办”

2018.9.2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日前顺利从杭州市余杭区环保局拿到了新建项目的环评文件批文。而在6月初,这个项目才刚确定审批权限。如此高效地拿到批文,还要得益于余杭区环保局今年6月在全省率先实行的环评审批“代办”制度。

  为确保环评审批“代办”制度顺利实施,余杭区环保局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专门“代办”团队,为企业提供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到环评文件批文各环节“代办”服务,助推缩短环评编制时间,实现审批时间再压缩,从而更高效地为企业服务,加快项目落地。

  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地完善

  此前,余杭的环评审批已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跑零次”。“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于环评审批效率不是很满意。”余杭区行政审批科科长梅崖告诉记者。

  通过摸排发现,问题主要出在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上,而根子则出在三方信息不对称上,“一方面,有些企业不了解政策,往往需要和环评编制机构多次对接补充材料,另一方面,环评编制机构的环评文件编制效率往往参差不齐。”尤其是后者,在之前对环评文件编制时长摸底时发现,环评编制机构从签订合同到编制完成环评,很多都在100天以上。

  由于企业业主委托了环评中介,项目开始编制环评时环保部门并不掌握情况,也无从监督和管理。这个问题在之前的审批过程中也发现了,但由于近几年来余杭区经济快速发展,建设项目持续增加,环评审批量随之加大,而审批科室人力有限,工作负荷大,没有精力督促环评编制机构。

  余杭区环保局今年6月提前启动环评审批“代办”制度,在从申报环评文件到送达环评文件批文的各环节由环保部门“代办”的基础上,还更结合实际将环评文件编制也纳入“代办”服务范畴之内。

  内外双向发力,全力打通“堵点”

  以审批职能科室为核心,各环保监察所按照每个镇街、平台拥有AB岗两名“代办”员的标准,余杭区环保局打造40多人的“代办”服务队伍,并完成了首轮“代办”员培训。

  在此基础上,对照“堵点”问题,余杭区环保局开始向内外两个方向发力。

  对内,对环评文件收到后的审批时限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审批人员要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若初审后需进一步修改的,由“代办”员督促环评编制机构在5日内完成补充修改并报送,同时将环评进度及时告知企业,而符合要求的环评文件在完成公示后,1个工作日内就要办结;并且,如果在审批过程中,涉及到不同职能科室的,比如总量交易、VOC总量指标调剂等,由“代办”员负责协调,3个工作日内完成。

  对外,对环评文件编制时间节点也作出了要求。“每个环评编制机构接受一单建设项目环评业务后,要求第一时间向审批部门进行报备,确认可行性后再开始文件编制,在了解有新的建设项目后,也会第一时间按类型和区域分派给对应的‘代办’员。”梅崖说。

  “代办”员接到任务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督促环评编制机构在签约接单后,45日内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20日内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不仅如此,编写时限还被纳入到区环保局对各环评编制机构的考评中。如果环评机构及从业人员存在违规从业行为、违反相关制度规定要求、未履行中介服务工作指南服务承诺的,视情节轻重,由区环保局采取警告、约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等措施。限期整改期间,不得承接环境影响评价业务。

  发挥多元推动效应

  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代办”,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升环评审批效率,但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前不久,环保部门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写信的是一家收到环保部门警告函的环评编制机构的负责人。

  原来,由于管理等原因,这家环评编制机构负责人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扩大业务量上,至于编制人员接到任务后是否及时开展文件编制则较少过问,导致企业的环评文件迟迟没有编制出来,造成大量积压,直到接到警告函后,负责人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改进内部管理。

  在实施这项制度之前,各环保监察所往往是等到建设项目完工需要进行环保验收后才介入,“代办”制度实行以后,项目一开始,通过“代办”员就能掌握辖区内新建项目情况,从而及早介入,一旦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同镇街及其他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强化事前事中管理。“代办”制度的实施,也促使环评编制机构提升了服务水平。

  下一步,余杭区环保局将以建设项目审批“代办”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环保“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环保服务效率,跑出便民利企新速度。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