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生化分析仪在国际发展历程

2021.5.16

  19世纪初,开始使用最原始的手工方法对样本完成极少量生化指标检测,在这一阶段,样本、试剂等液体的吸收方法,主要是使用移液管,通过人工调节吸液量,其工作效率极低且误差较大。20世纪50年代随着自动稀释器的出现,液体的吸取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并陆续应用半自动比色计,通过采用固定的流动式比色杯完成样本的比色测定。

  1957年,美国泰克尼康(Technicon)公司根据Skeggs教授的设计方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生化分析仪后,各种型号和功能不同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断涌现,发展十分迅速。1965年又诞生了一种敞开式的仪器——分立式自动分析仪,其工作原理与手工操作相似,样本在彼此分立的反应杯中进行。

  七十年代开辟了生化分析仪的又一分支——与干化学试剂配套的反射光分析仪,提高了生化分析的准确性、精密性、多功能性和分析速度。随着分光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放射性核素和免疫学技术等分析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临床各种生化检验仪器的快速发展。八十年代初,美国TECHNICON公司发明了可克服样本之间交叉污染的任选式测定方式仪器,将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水平提高了一个新高度。八十年代后期,研制出采用固相酶、离子特异电极和多层膜片的干化学分析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生化分析仪的技术向各种功能完善的方向发展,检测项目也随之不断增加、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也越来越高,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