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正粘病毒化学组成及其功能(二)

2020.9.07

(6) 正粘病毒脂质层
 
由内、外两层构成,紧靠于内膜蛋白之外。脂质占病毒粒子总重量的20%~25%,使病毒对乙醚和其它脂溶剂敏感。HA和NA亚单位的疏水性末端即植入于这个脂质层内。流感病毒的脂质与副粘病毒相似,主要来自宿主细胞,由磷脂、胆固醇和三甘油脂组成,其中磷脂和胆固醇占95%以上。
 
(7) 正粘病毒宿主抗原
 
在不同种动物细胞中生长的流感病毒粒子,带有各该动物细胞的宿主抗原。例如,在鸡胚细胞中培养的病毒,给家兔进行免疫注射,不仅使其产生抗病毒抗体,而且还能产生抗鸡胚细胞的抗体。宿主抗原占病毒总重量的5%,分子量为15kDa,大部分是糖。宿主抗原连结于病毒表面蛋白上,可能是HA和NA的糖蛋白中的糖组分。抗宿主抗体主要针对宿主细胞的糖。
 
(8) 正粘病毒血凝素
 
血凝素(HA)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表面糖蛋白,具有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的性质,借助HA对细胞受体的作用,使病毒附着于细胞,在穿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HA具有诱生中和抗体的能力,产生免疫保护作用。HA可以直接通过血凝反应检测,其抗体可用血凝抑制、中和试验、补反和ELISA方法来检测。流感病毒的HA呈三角细长的棒状构造。HA为75kDa的糖蛋白,可水解成两个独立的肽链,两个多肽由二硫键连接在一起。HA水解成HA1和HA2是感染的先决条件。HA的变异性很强,是病毒发生抗原变异的主要原因。HA由甲、乙型流感病毒RNA片段4编码,是典型的I型糖蛋白。它含有4个结构域:信号肽(前导序列)、胞浆域、跨膜域和胞外域。免疫学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证明,HA在细胞内质网合成。合成后由内质网运送到高尔基复合体,最后到达细胞膜,嵌入胞膜的脂质双层,在病毒出芽释放时被带到病毒囊膜上。HA在运送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饰,如将N-葡萄糖苷寡糖加到天门冬酰胺残基上,有些寡糖加上去后还经过进一步修饰。修饰的位置随毒株不同而有区别。这样形成的单体HA分布在内质网膜上,在向高尔基体运送过程中,由二硫键连接并折叠成一定的形状,随后形成三聚体,由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膜。HA产生后到其发挥作用时,还经过几个切割加工过程,包括N端信号肽的切除及HA1和HA2的产生。N端的信号肽约由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作用是识别内质网膜。HA合成后由信号肽酶将这一短肽切除,因此成熟的HA不含信号肽。另一个加工过程是将HA切割成两条多肽链,产生HA1和HA2。切割时去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这与宿主细胞及毒株的毒力有关。HA1和HA2的分子量分别为36kDa和27kDa,两条肽链被一个二硫键连在一起,再加上分子内的一些二硫键及其它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使HA形成一定的立体结构。HA的一级结构〓根据对不同亚型毒株HA的氨基酸序列测定及根据其片段4的核苷酸序列推测,HA大约由562~56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HA的氨基端有一由16个疏水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在加工过程中被信号肽酶切掉。紧接信号肽的328个氨基酸残基是HA1部分,羧基端的22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HA2。在HA1和HA2之间有一精氨酸残基,在加工过程中被切掉。经过切割后产生的HA1和HA2由一个二硫键和许多非共价键连在一起,两条肽链之间的二硫键在HA1的14位和HA213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另外在HA1和HA2分子内还有其它的二硫键。HA2的羧基端(185~211氨基酸区域)主要由疏水氨基酸残基组成,HA靠这一部分插入病毒囊膜的脂质双层。最末端的10个氨基酸残基多数是亲水性的,因此可伸出脂质双层进入病毒粒子内。HA是一种糖蛋白,每一个HA单体分子上带有7个寡糖链,其中6个在HA1,1个在HA2。这些寡糖链都通过N-葡萄糖苷键与天门冬氨酸残基相连。HA中寡糖的总量约占20%,主要由氨基葡萄糖组成,一些甘露糖形成枝状结构,此外还有少量的岩藻糖,其最外端是半乳糖。在其它病毒糖蛋白的寡糖末端常带有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但流感病毒没有,这是由于病毒粒子含有神经氨酸酶的缘故。   目前对大多数亚型的HA已经测序,通过序列比较发现半胱氨酸残基在所有亚型的序列中都很保守。这表明它们从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并且表明它们的结构都相似。通过部分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发现,H1和H3亚型差别最大,仅25%的同源性;其它亚型之间的同源性较高,H2与H5亚型HA之间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80%;相同亚型的不同毒株之间,HA序列的同源性在90%以上。  HA的三维结构〓流感病毒囊膜表面的纤突是三个HA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三聚体。用去污剂将病毒粒子裂解后可分离到完整的HA纤突。当把去污剂除去后,HA分子靠其疏水端聚集在一起形成玫瑰花样。用蛋白水解酶(如菠萝蛋白酶)消化某些毒株,可分离到不完整的HA分子。HA纤突由三个HA单体分子组成,单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呈球状的头部,含有受体结合位点和抗原决定簇;另一部分为柄,与囊膜相连,长约7.6nm。三聚体的总长为135nm。用X线衍射技术对HA研究的结果表明,HA1的氨基端和HA2的羧基端位于分子的末端,并且靠近囊膜。球状头部由HA1组成,茎部由HA2和部分HA1组成。在HA头部和茎部各单体之间都有局部接触,这样使之形成的三聚体更加稳固。
 
(9)神经氨酸酶(NA)
 
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粒子表面的另一重要抗原。NA可水解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基神经氨酸。病毒在细胞表面成熟时,NA可以移去细胞膜出芽点上的神经氨酸,有利于病毒粒子的成熟和释放。它具有免疫原性,能诱发相应的抗体。NA抗体可以抑制酶活性,并具有免疫保护作用。NA亚单位为四聚体,呈哑铃状,外端呈钉帽状,大小为9×5nm,内端呈结节状,直径4nm,像树根一样植入于脂质层内,两端由一长10nm的杆相连。NA亚单位的分子量为200kDa,它是由二个相同的并由二硫键连接的55kDa糖蛋白的二聚物,即由4个单体NA所组成,见图24-4。NA的酶活性可以进行定量测定。HA和NA是甲、乙型流感病毒的两种糖蛋白,而丙型流感则有一种糖蛋白,即血凝素—酯酶(hemagglutinin-esterase,HE),具有HA的特性,又具有NA的酯酶活性。但丙型流感不具有NA活性。用去污剂、脂溶剂或蛋白水解酶(如胰蛋白酶、枯草菌素、链霉蛋白酶)处理,可使NA纤突从病毒粒子上释放下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释放的NA纤突呈蘑菇状。除掉去污剂后,这些纤突可通过疏水的茎部聚集在一起呈玫瑰花形。链霉蛋白酶处理释放的纤突,具有完整的酶活性和抗原性。病毒囊膜上的NA纤突是NA单体形成的四聚体,它包括一个蘑菇状的头部和一个细茎。
 
NA是一种糖蛋白,其蛋白部分由片段6编码。目前对绝大多数亚型毒株的片段6序列已经清楚,并能从基因序列推测出其氨基酸序列。通过对去污剂处理后释放的NA进行部分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与基因推测的序列很一致。NA蛋白质序列的特点是翻译后不经过切割;信号肽不被除去;翻译起始用的蛋氨酸仍然存在;羧基端也不曾经过加工。NA与HA不同,它属于II类糖蛋白,即氨基端在囊膜内而羧基端在囊膜外,与HA正好相反。NA的一级结构包括4个区域,分别为氨基端胞浆尾、非极性跨膜区、茎部和头部序列。NA的氨基端胞浆尾包括6个氨基酸残基。根据目前所检测的不同亚型的NA序列,发现氨基端胞浆尾非常保守,在所有的甲型流感病毒中都相同。这表明这一序列可能具有重要功能,但其真正功能目前还不清楚。NA的非极性跨膜区包括氨基端7到35位的氨基酸残基,其中前6个比较保守,其余23~25个氨基酸变异较大。用去污剂和链霉蛋白酶处理提取NA后进行序列分析,证明非极性跨膜区的作用是将NA固定于脂质双层;NA合成后在内质网的运输过程中,这一序列起信号肽的作用。非极性跨膜区的长度在不同的亚型之间有差别。NA的茎部长度及序列在不同的毒株也有很大的差异。茎部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形成NA四聚体,当四聚体形成后,用链霉蛋白酶可将其茎部切下,而剩余的四聚体头部仍可保持正常的结构,并且抗原和酶活性都不受影响。茎部是否还有其它功能,目前还不清楚。NA的头部序列在不同亚型的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46%),这一点与茎部和非极性跨膜区不同。用链霉蛋白酶处理将NA茎部和跨膜区除去,获得NA的四聚体头部,通过X线晶体衍射技术研究表明,四聚体头部大小为100×100×60nm,由4个相同的单体构成。每一个单体由6个β折叠组成,每个折叠又由4条反平行排列的肽链组成。每个折叠的立体构型都相同,呈螺旋桨叶片状,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β-链的茎环结构在不同亚型之间的差异,其氨基酸的变化是造成NA酶活性和抗原性变异的原因。NA酶活性的催化中心位于头部顶端,呈凹隐状,每个NA单体都有一个,所以HA纤突具有4个催化中心。研究表明,每个NA纤突有4个抗原位点,每个位点又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