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赵皖平代表:加快我国农业光伏技术研发

2023.3.04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62.shtm

随着近年来光伏装机成本大幅降低和落实双碳战略的需要,农业光伏越来越凸显推广应用价值。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农业光伏装机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指出,由于产业化水平不高,光伏和农业尚未有效结合,发展还存在瓶颈。

  ?

赵皖平    受访者供图

主要表现为:一是与农业种植脱节,“非农化”现象严重;二是缺乏统一标准,建设规范尺度不一;三是前期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普遍不高;四是高端技术遭遇瓶颈,系统核心技术亟待攻克。

我国光伏技术、产能和市场应用都高居全球首位,近年在先进的光伏农业系统研发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我国农业电气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农业光伏模式将在不改变耕地性质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农村地区对化石燃料依赖,解决我国人口密集地区建设光伏系统用地紧张的问题,缓解目前光伏产业存在的产能过剩、就近难以消纳等问题,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因此,赵皖平建议,要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把我国在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放大。结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与光伏产业技术的实际水平,切实加强光谱分离技术、植物光合模型测算、农艺与光伏融合交叉等科技攻关,提前谋划布局新一代农业光伏核心技术。

其次,要加快研究示范集成,通过地理、技术和经济潜力充分研判该地区的实际太阳能潜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在建设光伏农业设施前,应结合其基础设施特点,找到合适的种养品种、种养技术后再进行示范推广建设。在生产实践中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及时总结光伏电站设计、建设、运营最佳模式,达到农光互补的良性互动。

此外,要注重全程机械化的契合,光伏板的安装间隙及架设高度充分考虑大型农机作业。不造成机械化作业时的重大限制,也需考虑到光伏板对农用无人机植保作用的影响限制。由于安装高度直接影响架设成本,建议在可跟踪、可拆卸光伏板立柱或可折叠光伏板技术上进一步探索,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光照需求与空间需求,大中型农机可以进场作业。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