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天文学家捕捉到“巨星摇篮”的真容

2010.5.10

  “大质量恒星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天文学家们许久不曾得到解答的疑问。而据美国《每日科学》网近日消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澳洲射电望远镜,捕捉到庞大气体云自我塌缩过程中的宇宙气体尘埃,获得的相关数据将有助于科学家解疑释惑。

  目前已知的是,在宇宙发展到一定时期,会充满均匀的中性原子气体云,大体积气体云由于自身引力而不稳定,造成塌缩,这样恒星便进入形成阶段。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天文学家彼得·巴恩斯说,对于人们熟悉的太阳及类似质量的恒星的性质,科学家们还算略有把握;但在更大质量范围上——如相当于10倍以上太阳质量的恒星,人们多年以来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这些‘巨星’出现的物理过程,时至今日仍令天文学界争论不休。”

  大质量恒星极为罕有,只在真正大规模气体云塌缩时才会形成,且绝大多数身在1000光年外,难以细致观测。但这次研究人员在利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所属的莫普拉(Mopra)22米射电望远镜对200多个气体云进行观测时,发现了一个至少横跨3光年的大体积气体云,名为BYF73,距地约8000光年,其主要构成物是氢气和尘埃,研究表明该大块头气体云坍塌时极有可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恒星群。

  真正的证据来自于莫普拉射电望远镜从气体云中检测出的两种分子:HCO+与H13CO+,尤其是HCO+,其分子的光谱线可显示出当中气体流速与温度场,使BYF73塌缩的事实昭然若揭。进一步计算得出,该气体云相当于每年减掉3%的太阳质量,是目前已知的最高塌缩速率。已有成形的年轻的巨大恒星出现在气体云中央,新诞出恒星的迹象亦有显露。

  之后另有其他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证实了莫普拉望远镜的结论。研究人员指出,莫普拉望远镜十分擅长给出宇宙气体的复杂化学图,目前它肩负的所有科学项目都是多国合作性质的。

  该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