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粮食粘度值指标的一些建议

2018.12.08

    米类粘度的大小,由其胶体粒子形成的胶体体系所决定。这种胶体体系主要取决于淀粉及其性质,米类中含支链淀粉越多,粘度就越大。粘度与米类品质成正相关,粘度较大的米类,其米饭的食用品质也较好。因此粮食粘度的测定,在粮食品质检测中非常普遍。其中粮食运动粘度仪是专门用于测定粮食粘度的仪器。粮食粘度测定仪是依据毛细管运动粘度测定法(GB5516-85)设计的,是测量粮食粘度的专用仪器。托普仪器生产的粘度测试仪用来判断贮粮和生产原粮的陈化程度,适用于粮食贮藏、加工及粮食科研机构等部门。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硬质麦胚乳中淀粉粒与蛋白基质结合紧密,在粉碎时较难被研细,而且在压碎时多沿着细胞壁的方向破裂,而不是通过细胞内含物,粉碎时形成颗粒较大、形状较规则,但软质麦却相反。

    实验结果表明,同年度产硬质麦粘度值比粉质麦粘度值小。由于小麦品种对粘度值影响的因素较多,容易引起较大的误差,反映出小麦的粘度值与储存品质之间的关系不大明显。如2002年本地产的白硬春小麦,在2003年2月测得的粘度值为4.3mm2/s,已经接近《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规定的“不宜存”指标。有资料显示:新鲜美国软白小麦的粘度值为6.0 mm2/s,但是新鲜的加拿大西部硬红春1号麦(发芽在98%以上)粘度值只有3~4mm2/s,储存1年后所检测的粘度值仅有2~3 mm2/s,反映出用粘度值判断其是否宜存,依据不足。2005年调入我库的加西红春3号小麦的粘度值为4.6 mm2/s,调查其他粮库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建议在《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取消粘度指标,研发其它与小麦储存品质联系较直接、易操作、可量化的指标,如面筋吸水量、降落数值、脂肪酸值等指标来判定小麦储存品质的优劣,指导和规范储备粮油的质量品质管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