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某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所谓的‘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同时,一等奖必须获得评审委员会2/3以上的选票,差一票都不成。”

  由此可见,这一奖项以其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我国科学界具有崇高的地位,它反映的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从2000年至今的13年中,只有4个项目获一等奖。此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已经连续空缺了3年。

  今年,头奖找到了新主人。

  其实,早在1989年,物理所研究员赵忠贤等凭借“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就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6年,德国科学家与瑞士科学家发现了临界转变温度为35K的铜氧化物超导体。很快,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研究团队将铜氧化物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提升到液氮温区以上,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温度,使其成为高温超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