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南大团队合作开发首个用于治疗膀胱癌的核酸适体药物

2022.5.0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依据其发展进程,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大类,初诊患者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占75%。手术切除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常辅以膀胱内灌注化疗以降低复发率和延缓疾病进程。但是化疗药物可无选择性地进入正常膀胱上皮细胞而产生细胞毒性,同时降低药物的有效作用剂量,减弱治疗效果。为了解决化疗药物的特异性问题,研究者开发了多种基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靶向递送体系,但均为针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全身给药治疗,尚未见靶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局部灌注治疗方案。

  核酸适体是一类具有结合配体功能的单链核酸分子,可通过体外筛选方式获得。除了具有与抗体相媲美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外,核酸适体的突出优势还包括易于合成、易于修饰、免疫原性低等,因而被认为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核酸适体药物的概念提出至今,全世界仅有一种核酸适体药物获批临床使用,2004年,美国FDA批准Pegaptanib上市,这是一种抗VEGF的核酸适体,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这一眼科疾病。和其它类型的核酸药物类似,适体药物成药性的最大瓶颈在于其体内递送和PK/PD问题。而膀胱癌灌注治疗这一特殊的临床应用场景,因其无需经过体内循环(尿路插管给药),且无特殊的药剂学要求(生理盐水或水均可作为溶剂),可能是一个非常适合核酸适体药物成药的临床适应症。

  近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闫超课题组与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于涵洋课题组合作,在 Cancer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novel aptamer-based targeted chemotherapy for bladder cancer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体外筛选方法分离鉴定到能够特异性结合并内化膀胱癌细胞的核酸适体B1,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核酸适体介导的化疗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并在小鼠膀胱癌原位模型的灌注治疗实验中展现了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给核酸适体药物的成药性带来新曙光。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