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尿液诊断膀胱癌的研究进展(一)

2021.5.24

1. 简 介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有约15万的膀胱癌新发病例,而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之势。由于全部尿路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和尿道均为移行上皮所覆盖,所以90 %以上是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少数为鳞癌和腺癌。移行细胞癌患者中近30%初诊时已有肌层浸润,其余70%为浅表性膀胱癌;虽采用经尿道切除和膀胱腔内辅助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复发率高达50%~70%,而且10%~15%的复发肿瘤侵及肌层,有时复发会在术后数年发生。因此,早期诊断和长期复查监测非常必要[1]。 

膀胱癌诊断和筛查的主要手段是膀胱镜下活检和尿细胞学检查。虽然膀胱镜是诊断复发性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但是具有侵入性,且对于微小病变和原位癌不易辨认。尿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虽然无创伤,然而阳性率仅为8 %~46 %,尤其在检测低级别肿瘤时敏感度更低, 而且结果判断具有主观性,容易产生偏差。另外,感染、结石等亦可影响细胞的形态而造成假阳性[2]。鉴于尿细胞学和膀胱镜检查存在的种种缺陷,尿液诊断膀胱癌一直是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获FDA批准的膀胱癌尿液检测方法

获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的膀胱癌尿液检测方法迄今只有尿核基质蛋白22、膀胱肿瘤抗原(BTA)、免疫细胞检查法( ImmunoCyt) 、纤维素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5项。上述方法除FISH以外均已应用多年,但和FISH一样都存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不足的问题,只能作为细胞学和膀胱镜检查的补充,无法替代[3]。

2.1 核基质蛋白22(NMP22) 

NMP22是组成细胞核内部结构的支架,而且同DNA复制、RNA合成、激素联接、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核有丝分裂器蛋白,NMP22在分裂间期含量很少。膀胱癌时大量肿瘤细胞凋亡并将NMP22释放入尿,使其水平可增高25 倍。以10 kU/ mL为临界时,它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度为69.7 %,特异度为78.5 %,对浸润性膀胱癌诊断的敏感度为100 %[4]。但膀胱癌患者尿中NMP22 水平增高,与肿瘤的分级、分期不相关。尽管NMP22的敏感度较细胞学检查高很多,但研究证实在有膀胱炎症和其他肿瘤如肾细胞癌存在时,NMP22水平也升高,因此对于已经确诊为膀胱癌的病人来说,NMP22显得更精确一些。

2.2 膀胱肿瘤抗原(BTA) 

BTA是膀胱肿瘤在浸润和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蛋白水解酶降解基底膜的各种成分形成的胶原片段、糖蛋白、蛋白多糖等释放进入膀胱腔内形成的复合物。单抗免疫分析法BTA - stat检测敏感度67 %~87 % ,对于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术后随访肿瘤的特异度49 %~70 %[4] ,可用于BTCC 的筛查。由于敏感度特异度偏低,近年已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2.3 免疫细胞学检测 

免疫细胞学检测是细胞学和免疫荧光的结合,即用单克隆荧光抗体检测膀胱癌脱落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一般,约为86%和79.4%[2],而且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和培训技术人员,应用面不广。 

2.4 纤维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纤维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是由纤溶酶作用于纤维素和纤维蛋白原后所产生的蛋白质片段。膀胱肿瘤细胞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增加微小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引起血浆蛋白漏出。凝血因子快速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素,然后再被纤溶酶进一步降解成纤维素降解产物(FDP)。目前常用的Colorimetric FDP 实验简单快速诊断膀胱癌总的敏感度82.1 %,Ⅰ级、Ⅱ级和Ⅲ级TCC 的敏感度分别为63.2 %、88.2 %和95 %。对于健康者,其他尿路疾患和膀胱镜检未见异常的TCC 复查者,其特异度别为96 %、86 %和80 %[5]。但在前列腺癌、膀胱炎症,尤其是肾盂肾炎的病人,FDP实验很容易出现假阳性。

2.5 荧光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用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和中期或间期细胞DNA杂交,检测DNA 序列及其变化的方法。具有快速、无创性、敏感度高和特异度强等优点。 

膀胱癌细胞易发生非随机的染色体改变,包括结构畸变和染色体数目异常。常见结构畸变染色体有3、9、1、5、11 、21 、17 ,染色体数目异常有3、9、7、10 、11 、Y、1、8、17 、15 [6]。临床研究发现9 号染色体部分或全部丢失在膀胱肿瘤中最常见,超过50 %膀胱癌患者有此染色体改变,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和关键步骤;其次是17 号染色体畸变,可能与肿瘤浸润行为有关,因为有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的肿瘤具有更高复发率和浸润性;7号染色体畸形也常见于膀胱癌,以三倍体多见,也可有四倍体(约占38 %),它可以单独出现在膀胱癌,但更多是伴随其他染色体改变一起发生;3 号染色体异常在BTCC约占30 % ,而且常与其他染色体的异常并存,可以有染色体移位和数量变化,与复发有关。其他染色体异常有男性膀胱癌约半数患者被发现Y染色体丢失,11 号染色体单体等。 

FISH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比膀胱镜更早发现膀胱癌,膀胱镜阴性FISH阳性的术后随访病例在3~12个月中有41%~68%被确诊为膀胱癌,而双阴性的情况下只有19%在3~19个月后确诊为膀胱癌。Vysis 公司研发的Urovysion 试剂盒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尿脱落细胞染色体3、7、17号非整倍体和染色体9p21丢失以诊断膀胱癌,据称能达到85%的敏感度和97%的特异度[7]。 

FISH存在的问题有Ta、Tis期肿瘤相对敏感度较低。尿液量不够,低肿瘤负荷,肿瘤细胞未脱落也可能对敏感度有影响。而且高昂的价格和繁琐的操作过程也影响了它的应用和推广。 

由于这些诊断方法依然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经过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发现了很多具有诊断潜力的膀胱癌分子标志物。 

3. 研究中的分子诊断方法

3.1 染色体检测 

3.1.1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检测 在肿瘤发生机制上,除了癌基因激活以外,抑癌基因失活也起了极大的作用。通常抑癌基因失活多通过杂合性缺失途径(LOH),包括两个独立的过程,一个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和另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或甲基化,是膀胱癌时p16抑癌基因失活的最常见机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研究LOH的最常用方法。微卫星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细胞基因组中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其数目巨大且分布广泛。人基因组中平均约50 kb 就有一个位点存在,是基因复制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对等交换产生的寡核苷酸重复序列。大量研究显示, 在TCC 中存在总体上染色体的不稳定性, 多条染色体多个区段发生LOH。研究证明只需做20个高信息含量位点就可以达到充足的信息量[8](敏感度95%以上)用以检测各种类型膀胱癌,而且不受肿瘤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影响。另有研究显示微卫星改变存在人种差异或病因学差异,因而选择地域、种族特异性微卫星位点组合,有可能显著提高膀胱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研究表明,在膀胱炎性改变时尿沉渣微卫星分析有很高的假阴性,虽然微卫星在研究LOH方面是值得信赖的,但是由于大量的LOH模式尚未清晰,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再加上MSI分析需要异常细胞含量占到10%以上,以及尿沉渣细胞无法满足的大量DNA,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应用。Utting等[9]认为, 利用尿液离心后上清液中游离的DNA (无细胞沉淀物)作为检测标本分析微卫星异常诊断膀胱癌优于尿液细胞沉淀物, 其原因可能是上清液中肿瘤DNA与正常细胞DNA 的比值高于尿沉淀物, 更利于检测LOH。 

3.1.2 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 DN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亦是研究LOH的方法之一。他们大量存在于人类染色体中,大约相隔100-300bp就有一个,因此检测SNP比微卫星技术敏感度更高[10]。现有的检查手段,包括尿液细胞学检查和一些分子标志物检查都受一些问题的困扰,例如难以区分肿瘤细胞和炎性细胞,对于高分化癌诊断的阳性率过低等,尿液脱落细胞SNP的检测有可能克服这些缺点,成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11]。但SNP检测的不足也很明显,使用基因芯片的方法成本比较高,另外尚无证据表明能帮助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3.1.3 甲基化检测 CpG岛是人类基因启动子富含CpG双核苷酸的区域,在正常状态下是未甲基化的,其甲基化状态与基因转录及表达活性有关,并因此影响基因的功能。随着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出现和不断改进,发生启动子过甲基化的基因数目在迅速增加。CpG岛的过甲基化几乎在每种类型的肿瘤中都有发生,并且涵盖了DNA修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黏附、细胞代谢等各个方面[12]。 

由于膀胱癌发生的机制具有多样性,因此在不同膀胱癌中检出的发生甲基化位点也不尽相同。至今仍无单个基因能达到足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例子。但很多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位点组合检测膀胱癌病理标本已经达到了90%以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2],受尿沉渣细胞量的限制,敏感度普遍稍低,虽然亦有100%的报道,但尚缺乏大样本研究证实。 

甲基化研究有助于肿瘤分级分期和预后判断。Catto等[13]研究了12个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检出率为86%。其中RARb,DAPK,CDH-1,RASSF1A甲基化情况和肿瘤分期相关,DAPK,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的膀胱癌更容易恶化并且后者和高病死率密切相关。对于原位癌(pTa),DAPK或者hMLH1甲基化预示着更高的复发概率。pT1患者中RARb甲基化的肿瘤不易进展,病死率也低。CDH-1在pT2-4的患者中有一定的保护意义。Friedrich等[14]从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黏附分子、血管生成等4大类21个基因中筛选出6个基因甲基化和膀胱癌复发相关。给甲基化研究又添加了一项优点。 

甲基化检测的手段多种多样,现在常用的甲基化特异性PCR还具有如下优点:①高通量,高敏感,最低能检出含量只有0.1%~0.01%的异常DNA,能早期检出微小的肿瘤甚至是癌前病变。②不像突变检测,无需对基因进行测序、排除变异情况等复杂的前期准备。③相比LOH检测能省去血液匹配检测等麻烦的过程[15]。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需要亚硫酸盐处理过夜,步骤较多,费时较长,模板在处理之后变成小片段,影响扩增,泌尿系统其他肿瘤脱落细胞可能会混杂其中影响结果判断。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