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最新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报告发布

2023.1.03

  《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AI)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

  该《报告》由市场研究机构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旨在科学描绘中国AI发展的阶段和整体情况,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参考依据和行动建议。

  大模型成智算力驱动下典型重大创新

  《报告》指出,智能算力对于提升国家、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已成业界共识。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以及智算中心的建设,有望从国家层面实现有效的资源结构整合,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更为健全的算力、算法基础设施。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协调区域平衡化发展,推进集约化、绿色节能、安全稳定的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此为背景,IDC在《报告》中预测,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271.4 EFLOPS,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52.3%,同期通用算力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8.5%。

  与此同时,《报告》从算力层面,对AI芯片、服务器、计算架构、算法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近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其中,针对大模型的行业落地和发展情况,《报告》提出,大模型是智算力驱动下典型的重大创新,被认为是“通用智能”的雏形,是业内探索实现普惠AI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2年,大模型正在成为AIGC(利用AI技术生成内容)领域发展的算法引擎,文生图、虚拟数字人等AIGC类应用将快速进入到商业化阶段,并为元宇宙内容生产带来巨大的变革。

  对此,IDC中国副总裁周震刚表示,在调研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产业领域供应商和云服务商对大模型的使用和落地越来越重视。“大模型的应用,正在转变整个AI领域。过去几年都在总结什么AI场景和技术可能会比较热,而大模型的应用会把通用化的智能更加普适化,全智全能的智能可能会在未来不久出现。”

  近两年,国内外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启了白热化的大模型参数竞赛,模型性能和通用任务能力边界不断刷新。那么,如何让大模型真正促进产业发展和实践?浪潮信息副总裁刘军认为,一定要结合到具体的业务当中去,才能把大模型真正的力量释放出来。

  以浪潮推出的大模型“源1.0”为例,刘军介绍说,“我们在过去一年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让大模型不要讲一些无谓的废话。这就要求跟行业的领域知识做深度结合,才能让大模型讲出来的是正确的话,是一种符合逻辑和现实生活的创作,这才是大家真正希望看到的。”

  天津跻身中国AI城市排行榜前十

  《报告》还针对不同城市在AI投资规模、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政策落地情况和实施进展、AI技术成熟度,以及劳动供给等维度的情况,对中国城市AI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

  在2022年中国AI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杭州、深圳继续保持前三名,其中北京连续四年蝉联首位,上海和广州分列第四、五名;天津首次进入前十,成都、苏州、南京、济南保持前十。

  综合TOP10城市发展情况,头部城市的共性特征是,较早的政策引导和配套政策保障,充分的智算基础设施规划、投入,达到上百家AI企业集聚、十万级人才保障,千亿级AI产业集群规模。

  从行业维度看,2022年中国AI行业应用渗透度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与2021年相比,行业AI渗透度明显提升。其中,互联网行业依然是AI应用渗透度和投资最高的行业;金融和电信行业AI应用增长速度较为明显,对AI基础架构的投入增长也较为突出。

  从应用场景来看,计算机视觉目前仍是最主要的应用技术类型,图像识别、生物识别、语音技术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技术。未来3年,AR与VR、视频分析、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将成为主要发力点。

  《报告》指出,AI应用正在从单点技术到多种技术能力融合方向发展、从事后分析向事前预判和主动执行方向发展、从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和决策智能方向发展,创新应用场景逐步增多。未来五年,随着人机交互、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AI将在企业市场中加快应用与落地,智能算力将成为未来创新的核心推动力。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