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简述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023.4.03

  急性乙肝无既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史,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幅度常在500U/L以上,肝组织学改变以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变性为主,且均匀分布。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起病较缓,主要为厌食、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及乏力。大约在发病后1周,发热消退,尿黄似浓茶,巩膜、皮肤黄染,1~2周内黄疸达高峰。黄疸出现后,发热渐退,食欲好转,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血清胆红素在17.1μmol/L以上者,可诊断为黄疸型。按病程可分为3期,总病程2~4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一般较轻,病程较短,易忽略,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和肝区疼,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亚临床型),可有肝大。检查在普查或查血时,偶尔发现血清ALT升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