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创新不止 探索无界 珀金埃尔默新品发布共绘科研仪器发展蓝图

2024.5.16

  2024年5月15日,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创新不止,探索无界”的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NexION® 1100/2200 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Pyris™ STA 9/TGA 9/ DSC 9 热分析系统以及 GCMS 2400™ 气相色谱质谱仪与 LC 3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展示了珀金埃尔默在科学仪器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

  本次新品发布会在珀金埃尔默全国各地用户心声的分享中拉开序幕。业内行业专家、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并启动新品发布仪式。

105659_202405161737501.jpg

珀金埃尔默新品发布仪式启动

105659_202405161738332.jpg

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兼大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经理 朱兵

  朱兵在致辞中表示,珀金埃尔默成立于1937年,有着87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始终坚持与科学共存,不断创新。同时,朱兵还强调了客户支持的重要性,期望本次推出的多款新产品能够更好地支持客户,帮助客户探索未知的世界。

105659_202405161738092.jpg

珀金埃尔默全球无机产品总监 Erica Cahoon

  珀金埃尔默全球无机产品总监 Erica Cahoon带来题为“Streamlin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ith the New NexlON 1100 and 2200”的精彩报告,重点介绍两款新品NexION® 1100/2200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如何通过创新技术提高操作效率。

  珀金埃尔默ICP-MS 技术性能在不断提升,从早期仅处理最简单的样品以获得最佳检测限,到现在能够处理从饮用水到合金、半导体等多种行业的样品。在干扰去除方面,珀金埃尔默拥有能够进行真实反应和碰撞的通用反应池技术。

  NexION 1100 作为入门级的ICP-MS,具有检测限和维护成本的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升级来满足更高级的应用需求。NexION 2200 更适合研发实验室,具有更好的干扰去除和反应能力。

105659_202405161738093.jp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NexION® 1100/2200 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NexION® 1100/2200 ICP-MS 集高效的抗干扰能力、高通量、现代化的工作流程和极低的维护成本于一体,为对各类检测需求能提供准确可靠且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以及较低的维护成本。其独有的四极杆通用池技术,既支持使用氦气碰撞模式,也支持纯反应性气体(如纯氨气)反应模式,实现高效精准的干扰去除。

105659_202405161738335.jpg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汪正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汪正研究员带来题为“等离子体质谱在半导体用高纯材料的分析研究”的精彩报告,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半导体材料分析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性能集成电路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汪正强调了金属杂质对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尤其是随着芯片尺寸的减小,金属杂质的影响变得更加显著。在此研究过程中,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测定和分析金属杂质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汪正还介绍了珀金埃尔默NexION系列的ICP-MS产品,以及它们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分享了包括高分辨率成像、快速切换时间、易用性软件和低维护需求等优势特点。

105659_202405161738096.jpg

珀金埃尔默公司大中华区材料表征产品经理 华诚博士

  珀金埃尔默公司大中华区材料表征产品经理华诚博士带来了题为“PerkinElmer公司Pyris 9 系列新品与科学共赴使命—―探索新方向”的精彩报告,介绍了Pyris 9 系列热分析产品及其在应用领域的探索。

  热分析技术主要关注样品随温度变化的各种参数,根据不同的关注点,有不同类型的热分析仪器。珀金埃尔默Pyris 9 系列产品包含多种型号,如DSC 9(差示扫描量热仪)、TGA 9(热重分析仪)和STA 9(同步热分析仪),可用于监测热量、重量变化等。

105659_202405161738334.jpg

Pyris™ STA 9/TGA 9/ DSC 9 热分析仪

  Pyris STA 9/TGA 9/ DSC 9 热分析套件则以“分析至热,模块至简”为理念,整合了最先进的热重分析(TGA)和同步热分析(STA)技术,为科研人员在材料表征、反应动力学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更为精密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Pyris 9 系列的模块化设计允许用户根据不同检测需求切换模组,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并降低实验室的空间限制。其模块化设计不仅适用于单台仪器,也适用于拓展的联用功能,如挥发性气体监测等。针对不同行业如高温金属、橡胶成分分析、制药产业等,华诚分享了使用Pyris 9 系列产品进行快速检测的应用案例。

105659_202405161738094.jp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丁延伟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丁延伟教授带来题为“热分析联用技术及规范表示”的精彩报告。

  丁延伟教授介绍了热分析技术的发展历史,包括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起源和技术发展,并强调了珀金埃尔默在热分析技术领域的贡献。

  联用技术包括热分析技术与其他分析技术的结合,如热重分析与红外光谱(TG-IR)、热重分析与气相色谱(TG-GC)等。丁延伟教授提到了联用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最后,丁延伟教授强调了规范表示联用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到了中国和国际标准对于联用技术表示方法的一致性,如同时联用(短线表示)、串接联用和间歇式联用(斜杠表示)等。

105659_202405161738091.jpg

珀金埃尔默全球色谱产品总监 Alessandro Baldi Talini

  珀金埃尔默全球色谱产品总监Alessandro Baldi Talini带来题为“GC 2400 Platform-Reaching New Levels of Efficiency in Gas Chromatography Analysis”的精彩报告,介绍了珀金埃尔默新推出的GCMS 2400™ 气相色谱质谱仪的性能特点。

105659_202405161956541.jpg

GCMS 2400™ 气相色谱质谱仪

  GC 2400搭载了革命性的分体式触摸屏设计,可实现远程操控和诊断,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配备的智能液体进样系统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样品通量的需求,确保高效的工作流程,而易更换式的检测器设计使得仪器能够灵活应用于不同的实验需求。

  Alessandro Baldi Talini还介绍了珀金埃尔默推出的HPLC新品——LC 300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并强调了用户在选择色谱柱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分子类型、化学性质、样品数量、物理特性等。珀金埃尔默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色谱柱以满足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

105659_202405161738336.jpg

LC 300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LC 300 以“匠心力作,重新定义——实验室效率最大化”为核心价值,提供了多种泵和检测器的选择,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实验室的多样化需求。独特的设计使得从正相色谱切换至反相色谱的过程得以简化,从而显著提高实验效率。该系统配备的Simplicity Chrom软件具备直观且灵活的用户界面,能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高质量数据。

105659_202405161738095.jpg

珀金埃尔默大中国区产品经理 韩志强

  珀金埃尔默大中国区产品经理韩志强带来题为“GC 2400 助力VOCs分析”的精彩报告。

  GC 2400 配有自动进样器,具有三明治进样方式,可以避免样品在进入色谱柱前发生预反应,提高分析的效率和稳定性。珀金埃尔默的技术团队开发了多种VOCs的分析应用方案,包括14种VOCs的自动标定,均实现了高线性相关性。韩志强还分享了农药残留分析、消毒副产物分析等应用案例,强调了GCMS 2400 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优势。

105659_202405161738331.jpg

珀金埃尔默全球高级应用科学家 刘秋丽

  珀金埃尔默全球高级应用科学家刘秋丽带来题为“PerkinElmer智慧实验室:检验检测与科技创新的协奏曲”的精彩报告,分享了实验室自动化概念,并介绍了两种实验室自动化的形式,TTA(特定技术自动化)和TLA(全实验室自动化)。TTA侧重于单一功能的自动化模块,如固体充量模块和液体处理模块,而TLA是更高级的形式,能够实现整个实验室流程的自动化。

  珀金埃尔默通过先进的AI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帮助客户实现了从样品接收到处理、检测,以及最后的废液回收的全流程自动化。通过在自动化领域拥有多年经验,珀金埃尔默推出了独立的自动化工作站,用于样品前处理,并实现了从样品前处理到分析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刘秋丽还分享了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优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珀金埃尔默仪器的智能化与人性化的设计等。

105659_202405161738337.jpg

圆桌讨论

  本次发布会的尾声,珀金埃尔默副总裁、大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经理朱兵,珀金埃尔默全球色谱产品总监Alessandro Baldi Talini,珀金埃尔默全球无机产品总监Erica Cahoo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丁延伟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汪正、珀金埃尔默公司大中华区材料表征产品经理华诚博士共同参与圆桌会议,珀金埃尔默中国区无机产品线经理魏攀担任主持,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珀金埃尔默市场的增长与调整、中国市场的机遇、新产品的技术优势与效率、市场合作与未来战略等议题。

  在关于“珀金埃尔默独立运营后所采取的关键市场策略以及遇到的挑战和克服方式”的问题上,朱兵表示,虽然珀金埃尔默在独立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通过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包括专注细分市场、优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强市场合作、推进本土化进程以及提供优质的后市场服务,以应对挑战并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珀金埃尔默专注于中国市场上仍在高速发展的细分领域,如半导体、新型污染物(包括微塑料)、新能源(如锂电池和氢能)等。为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关注这些市场领域。

  珀金埃尔默致力于将产品推向极致,开发产品的扩展功能,同时注重仪器的互联互通,通过整合不同的仪器来扩展单一仪器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珀金埃尔默与国内顶级科学家和用户合作,共同开发解决方案。公司还通过并购国内公司和在中国建立工厂来实现本土化。珀金埃尔默不仅将产品线转移到国内,还开发了本土供应链,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

  通过与行业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珀金埃尔默在新品发布会上展现了其在科学仪器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实力,不仅在产品技术上不断突破,更在市场策略、本土化进程以及客户服务上展现出极致追求。珀金埃尔默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将继续推动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为探索未知世界提供更强大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本文相关厂商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