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心脏远程实时监测技术应用于航空医疗救援一例

2021.7.09

  患者女,67岁,反复胸闷、气促5年余,于2017年9月26日,因胸闷加剧就诊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 绞痛、频发室性早搏,遂向我院发来求助。我院120急救中心接到患者所在医院的转运请求,该院距离长沙260km,车程约3h,而直升机航空转运仅需 55min。鉴于患者病情危重,我院立即联系航空公司申请航空路线,计划实施空中救援。考虑到在空中救援转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突发各种凶险情况,因此, 我院采用心脏远程实时监测中心的优加利-心安宝。心脏实时监护预警机,协助完成此次航空转运。直升机抵达后,当地医护人员迅速给患者安装心脏实时监护预警 机,相隔260km的我院监测中心随即收到了该患者的心电数据。监护座席电话确认此用户的特殊情况后,与机上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在 转运期间进行远程心脏实时监测(图1)。监测显示:①窦性心律;②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


  待患者安全抵达后,我院通过“绿色通道”,将其迅速转入心血管内科,并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血小板比容0.15↓,余正常;糖化血红蛋白 6.01%↑;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心肌酶、肌钙蛋白、电解质、CRP未见异常。床旁心电图:窦性心律,室早二联律。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频发室性早搏,心功能Ⅱ级。9月27日行PCI术,于左前降支中段严重狭窄病变处植入BuMA3.0mm×35mm药物支架一枚, 左前降支严重狭窄病变经PCI治疗后无残余狭窄,远端血流TIMI 3级(图2)。入院后予以抗凝、保护血管内皮,抗心律失常、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出院情况:无明显胸闷、气促。查体:体温36.5℃,脉搏6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6/70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双侧 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或胸膜摩擦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5次/min,律齐,心音无 明显增强或减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或腹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讨论  病情危重患者的长途转运存在较大风险,空中转运极大地节省了转运时间,为诊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救援已成 为各大医院的急救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各大医院先后开展了航空医疗紧急救援[2],航空救援模式日趋成熟。随着远程心电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心脏实时监测 技术被应用于航空救援,使患者在空中与地面的心脏情况都能得到实时监测,为其平安转运保驾护航。湖南省人民医院于2017年6月即开通了基层医院转诊上级 医院的空中救护通道,至今已有数十例患者从桃江、祁东、安化等基层医院成功实施了转运,并及时得到了救治;当年9月,我院又在全国率先将心脏远程实时监测 技术应用于航空救援,极大地拓展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


  直升机属于低空飞行器,在移动网络覆盖的范围内飞行,因此能满足心脏远程实时监测技术对移动网络服务的应用要求。基于M2M架构的心脏远程实时监护系 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先进技术,由患者佩戴的 iHolter设备和医院心脏远程监护中心组成,二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数据管理中心平台连接。iHolter是一个网络化的心脏电生理数据智能医疗设备。 它将电生理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移动网络数据通信集于一身,大幅提高了电生理数据的感知、处理速度及精度;其内部嵌有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具有连 续监测记录、自适应实时分析诊断、网络数据信息交换、医疗安全数据处理等功能。iHolter不仅能远程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节律及速率、ST段形态变化, 捕捉异常数据,而且还能无线接入移动网络和数据管理中心平台,将数据传至医院心脏远程监护中心,供医生在线分析,从而对心脏病危重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 干预。


  目前,心脏远程实时监测涉及的软硬件主要包括:心脏远程移动监护信息系统的长程分析软件、实时分析软件、业务受理软件、心脏实时监护预警机。它能提供 如下各类服务,①心电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心电数据存储与管理、心电病例档案维护与管理;②心电数据专网服务:提供心脏远程实时监护数据专网接 入、数据加密传输和调度服务;③网络安全管理服务:提供心脏远程实时监护网络项目的网络安全监护、反病毒破坏、反黑客攻击等全面的网络安全管理服务;④灾 备服务:提供数据同步备份、应急灾备启动、灾难恢复等服务,保障心电数据的安全;⑤心电数据预处理服务:提供心电监护数据的分类、归档、统计等数据处理服 务;⑥心电远程实时监护数据筛查服务:提供心电实时监护数据分析和筛查服务,必要时向用户发出警示并指导用户就医。


  从陆地到天空,心脏远程实时监测技术为应对危重患者在航空转运中的突发情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真正开辟了一条及时救治、保障生命的“绿色通道”。心脏远程实时监测技术应用于航空救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监护设备轻巧便携:全套设备对直升机的空间和重量影响不大,且使用时不受飞行颠簸的影响。它可替代飞机上原先使用的心电监护仪器,后者不仅不便于携带,而且还必须符合航空设备安装要求。心脏远程实时监测设备的使用,大大节约了航空急救装备的开支。


  (2)具备危急值预警功能:在突发情况下,可通过发送预警短信(因直升机上噪音较大,语音提示可能听不到)通知机上医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从而及时、有效地干预患者的心脏风险事件。


  (3)及时出具诊断报告:监护设备可全程记录患者的每一次心搏,对心脏情况进行持续的监测记录;患者抵达医院后,即可分析和出具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而无须患者接受进一步的心电检查。这为ICU或手术室抢救提供了重要的心电资料,简化了检查步骤,提高了诊疗效率。


  (4)实时、全程掌握患者的心脏情况:不仅飞机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脏实时监护预警机的显示屏实时掌握患者的心脏情况,而且地面医生也能借助远程实时 监测即时观察患者的心电情况,全程掌握转运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无论是在直升机上,还是在下机转运至ICU或手术室的过程中,心脏远程监测始终为患者保驾 护航,一旦发生心脏事件,就能立即发出警示,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


  利用心脏远程实时监测技术,从院内到院外、从地面到空中,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心脏风险事件并进行预警和干预,开创了我国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应用 于航空医疗救援的新纪元。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移动5G时代的到来,心脏远程实时监测技术的优势将更加凸显,为空中救援带来更多便利[3]。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