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液质联用须知道这些事

2018.11.14

液质联用(LC-MS)又叫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你对液质联用(LC-MS)了解有多深,知道液质联用接口技术有哪些吗,知道什么是基质效应吗?想要玩儿转液质联用仪,让小编为你总结些经验吧!



LC-MS的接口技术有哪些


液—质联用接口技术发展分支


--流动相进入质谱直接离子化,形成了连续流动快原子轰击技术等;


--流动相雾化后除去溶剂,分析物蒸发后再离子化,形成了“传送带式”接口和离子束接口等;


--流动相雾化后形成的小液滴解溶剂化,气相离子化或者离子蒸发后再离子化,形成了热喷雾接口大气压化学离子化和电喷雾离子化技术等。


PS:液—质联用分析技术的发展取决于液-质联用接口技术和质谱分析仪技术的共同发展。通过合适的接口将液相色谱与质谱仪联接,会获得具有特殊分析性能的液-质联用仪器,另外通过接口将质谱与质谱进行串联,可以弥补各种质谱仪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协同提高的效果。


接口技术要解决三个主要的问题:


--液相色谱中使用的流速较大,而质谱需要一个高真空环境工作;

--要从流动相中提供足够的离子供质谱分析;

--去除流动相中杂质对质谱可能造成的污染。


何为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1)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其他成分对分析物测定值的影响。
(2)基质对分析方法准确测定分析物的能力的干扰。广义说来,基质效应也应包括已知的干扰物(如,Chol测定中胆红素、血红蛋白、抗坏血酸等都是干扰物),但目前只将基质效应限于生物材料中未知或未定性的物质或因素(如,粘度、pH等)的影响。


基质偏差(matrix bias)


基质效应所致分析结果的偏差称为基质偏差。用作校准物质或质控物的经过处理的混合血清,由于血清基质的理化性质在处理过程中的改变,在常规测定上往往出现基质偏差。基质偏差的出现也与分析系统(包括:方法、试剂及所用仪器设备)有关,所以有人将基质效应定性为方法、材料与基质的特异性反应。


液质联用仪使用经验


一.做液质,加离子诱导剂得是挥发性的,生物碱用甲酸或乙酸;


二.我认为要维护好仪器;首先流速不能过大,液质是不能承载过大流速;其次电压不要加到极限,尤其是正负离子转换时要适当调整;最后是做完样一定要及时冲洗和吹扫管路。


三.LC和MS的条件优化是成功的关键


四.前处理:样品一定要干净,不管是为了质谱还是为了保护柱子,生物样品提取的好些,如果直接沉淀,一定要注意,尽量高转速12000rpm以上,低温离心,最好离2次(保险一点),转移样品也要仔细,从中间慢慢吸,有时会有漂浮物,岛津的质谱好像做直接沉淀的源比较容易堵,Waters的好些。


五.样品浓度:质谱是灵敏度很高的仪器,进样浓度一定不能太高,1——2μg/ml已经可以啦,太高的浓度对仪器来说比较容易造成残留,而且定量也会不准啦。


六.流动相:流动相中尽量加易挥发的盐,尽量不要加表面活性剂之类的,容易离子抑制,如果遇到离子抑制,可以试试把你的样品峰往后推推或者改变提取方法,也可以试试用APCI源。如果你的液相是低压混合的,尽量不要跑梯度,那样很费时间,如果没办法,一针又要走很长时间的话,可以考虑切换,只测样品出峰前后的那段时间,这样可以保护质谱。但是如果你用粗柱子,较高流速的也可以考虑跑梯度,如API4000,但要尽量减小死体积。


七.冲洗:冲柱子自然不用说了,低有机相和高有机相分别冲一定时间(各至少半个小时以上吧),柱子保存在高有机相中。做完试验,冲源也是很重要的,也是低有机相和高有机相冲,但是时间可以不用那么长,你可以先冲源再冲柱子,或者两者分开冲,个人觉得分开冲好些,这样柱子上的脏东西就不会进到源里面去啦。冲源的时候气可以关小些。


八.要做好质谱的维护工作,就得从小处着手。比如,分析的样品必须要干净,这样既可以保护色谱柱,也可以防止污染质谱;分析了大量的生物样品后,冲洗系统时,先用高比例的水相冲洗,把源也给洗一下,然后再换用高比例的有机相,这时要把柱后管路从源上拿下来,避免柱中的杂质给冲进质谱。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