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瑞士科学家给冰川“盖毛毯” 延缓融化

2013.7.18

  冰川“盖毛毯” 极端方式防其融化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日益加剧,瑞士科学家正采用极端方式保护阿尔卑斯山脉最古老的隆河冰川(Rhone Glacier),包括为其盖上毛毯“保温”。

  隆河冰川是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中部隆河的源头,在过去150年间急剧减小。为了减缓隆河冰川的融化速度,瑞士科学家每年夏季都会把数英里长的保护毯覆盖在波状冰丘上,把古老的冰包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平均气温逐渐上升时延缓冰川融化。

  这种新奇的保护方式也让游客以全新的角度欣赏隆河冰川。科学家们还在冰川内部凿出隧道,以供游人穿行,深入接触数千年未被开发的远古冰层。

  认识冰川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检测器、调节器

  冰川是在高寒气候环境下形成发育的、多年存在于高山地区的具有一定规模、且具有特殊运动形式的自然冰体。在寒冷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层在自重压力下不断密实形成冰川。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库。

  中国知名冰川学者、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蒲健辰表示,气候的寒暖变化,在冰川上会反映出其长度、面积、冰层厚度以及冰川温度等的变化,冰川随气候的变化而消长,因此冰川是气候变化灵敏的监测器。专家解释说,许多气候环境信息随降雪一起沉积并保存于冰川冰层之中,所以冰川冰层本身也是记录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库。基于这些原因,科学家在偏远高山地区建立了许多冰川观测研究站,观测冰川变化的各种过程,研究和揭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和变化规律。

  此外,蒲健辰指出,冰川在形成过程中储存了极其丰富的冷能资源,在气候系统中扮演着调节气候的功能,在气候寒冷状况下,冰川会吸收和储存更多的冷能。在气候变暖的状况下,冰川本身会及时的释放出冷能以调节和减缓气候的快速变暖。所以说冰川是气候变化的调节器。

  气候变暖使冰川消融成为“主旋律”

  中国是世界上山地冰川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和高山地区,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此外,冰川是中国西部干旱绿洲的命脉。冰川变化,直接影响绿洲地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大江大河水资源的补给。

  研究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和世界的冰川都处于消融退缩状态。蒲健辰指出,在不同地区,冰川的退缩幅度是不同的。通过几十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有些冰川退缩比较强烈,有些缓慢,在一些地区也有稳定或前进的冰川。比如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及横断山区和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以及外围地区,冰川的退缩比较强烈,而向高原腹地,冰川的退缩相对减缓,也出现少数稳定或前进的冰川,向西到喀喇昆仑山也出现一些前进冰川。

  高原北部的祁连山七一冰川,是中国冰川研究的发祥地。蒲健辰表示,20世纪70年代,七一冰川物质平衡年平均为360mm,处于较大的正物质平衡状态;1984-1988年间物质平衡年平均为4mm,基本接近零平衡状态;而2001年以来,冰川物质处于逐渐增大的亏损状态,年平均亏损量超过 400mm。同时冰川末端也呈现出不断退缩趋势。1956-1975年间冰川末端以每年2米的速度退缩,1975-1997年间冰川末端以每年1米的速度退缩,而最近2001年以来的观测表明,冰川末端退缩的速度在加快。

  冰川消融将带来水资源危机、灾害频发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冰川消融退缩会带来哪些影响?蒲健辰指出,起初利弊相宜,到消融退缩的后期,则弊大于利,形成水资源危机。

  专家解释说,冰川消融过程会有大量的固体冰转变为液态水体,流入江河补给河流。在冰川大量消融的初期阶段,融水增加惠及河流与下游干旱绿洲区,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但在冰川大量消融到中后期,随着一些大冰川的减小和中小冰川的消亡,对河流径流的补给将会急剧减少而导致水资源危机。

  冰川强烈消融的弊端还体现在增大河川径流量的过程,会产生洪流,也会导致很多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以及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形成洪水灾害,危及沿途及中下游生态和社会环境以及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岛国和沿海地区的安全。

  专家指出,冰川消融过程吸收大量的热量,以牺牲冰体本身来调节和减缓气候的变暖,当气候持续变暖,长时期的冰川强烈消融,到中后期时会耗尽储存的冷能,使冰川本身达到崩溃或消失状态,这时就会完全失去调节气候的功能,也失去冰川的高山固体水库和水源涵养功能,危及水资源安全,使河流中下游和干旱绿洲区水资源缺口逐渐增大,将危及地区经济发展,缺水会使区域环境严重恶化。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