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餐桌上的自救运动开始兴起。据人民网报道,出于对食品安全现状的忧虑,部分省级机关单位、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或个人自发组织在城郊租上大小不等的土地,形成自供或特供食品基地。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童兵日前就在博客上透露,西部地区一些政府机关在农村租了几十亩地,雇农民种植,不施化肥农药,种养绿色食品直供单位。

  据记者了解,在广东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些省直单位的饭堂,已和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形成供销关系,既可以解决贫困村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也可以通过在扶贫过程中指导农民绿色生产,保证农产品无公害对口供应。这种包田供菜的做法,在广州一些高档的素食馆也开始采用。另据人民网报道称,广州某基金管理公司在广州郊区租种的菜地,用的是自己公司采购的种子和化肥,以确保非转基因和较少的工业污染。除了供应员工食堂外,吃不完的菜,员工还可以购买回家。

  在广州白云区的流溪河畔,记者就看到连片的农田菜地通过出租给公司,策划成供市民农家乐的种菜收菜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