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凝仪的作用

2018.8.13

  脑梗死是医学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当前对其诊断多依赖头颅CT、磁共振(MRI)、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检查,对疾病有意义的临床检验指标却不多。在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异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血凝仪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

  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增强,而反映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的血液细胞学指标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体积较大的血小板含有更多的a颗粒,相对来说更易于聚集和粘附。目前普遍认为血小板体积是由巨核细胞所决定的,MPV从侧面反映了巨核细胞的增生代谢情况。

  FIB是反映血液高凝状态的较好指标,血浆FIB水平增加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增加血液粘滞度,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凝块的形成。还有资料表明FIB大于5g/L时血栓形成的危险会增加4倍。大面积与小面积及腔隙性脑梗死在凝血功能与血小板状态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这说明两组患者体内均存在血小板和FIB的异常。血浆FIB升高和血小板体积增大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发高血压使患者血栓倾向明显增加,因此在脑梗死高危人群中测定MPV及FIB,可作为机体血栓形成倾向的程度指标,指导临床医师用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