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二)

2021.4.29

  三、防护技术  

  (一)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的防护依据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按照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  

  1. 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质,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2.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洁与消毒应当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3)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  

  (二)常用防护用品  

  1.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 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  

  3. 应当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 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③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注意事项:  

  ①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②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③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④接触疑似患者,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⑤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⑥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⑦在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4.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四)患者的防护  

  1. 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或者确诊患者按指定路线进入病区。  

  2.患者进入病区前应当更换患者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医疗机构统一保管。  

  3. 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外出,其活动应限制在病室内,一切诊疗活动也尽量在此病区内完成。  

  4. 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特殊情况必须探视的,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后进行探视。  

  5.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6. 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7. 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可离开病房。  

  8. 患者死亡时,应当对尸体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  

  9. 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交患者或者家属带回家。  

  (五)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  

  1.医务人员在接诊、救治和护理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2. 应优先考虑为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3. 医务人员要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  

  4.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接受排查,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5. 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