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舌象,脉象更为复杂。我在台湾也见到了一个大学教授制作的诊脉机器,看起来还比较粗糙。无非是用机器接触代替老中医的手指头,过程和解读方法和中医是吻合的,无非是三个位置三种取法。其实目前能够精确地使用脉象的中医非常少,这说明这个至关重要的诊断手段掌握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当然,这也告诉我们,通过对于脉象的研究,可以得到很多人身体的信息,远远不是血压那么简单。关于脉象的研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个难题。

  除此之外,中医还应该拓展诊断手段,除了现在西医的常规检查手段之外,还应该有很多关于人整体特征的检测仪器值得深入研究。比如,人体节律检测仪、五脏状态检测仪等,以弥补中医大多数情况下仅仅依靠诊脉要更科学和更合理。

  第三,说说方剂学。中医的方剂学是非常发达的,但中医的处方往往令人难以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同一个病,中医有不同的方子,有时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我由于长期饮食习惯不佳造成胃部不适,尝试了各种方法,结果是有些药不起作用;有些起了些作用,但是会引起其他问题;有些则作用明显。这表明大量的中药方剂使用起来是多么困难。同时,有些药方还有假的组分(古代有些中医为了迷惑同行,故意添加组分,甚至药引等),这就需要甄别甚至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