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赤道经纬仪的历史发展概述

2021.8.05

  地平经仪在康熙八年开始制造,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由子午圈、赤道圈、赤经圈等组成。主要用来侦测太阳时和天体的赤经、赤纬。

  赤道经纬仪是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古 天文观测仪器。1673年制成,重达2720千克,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 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整个观测部分由三个大环和一根轴承组成。最外面的大环叫做“ 子午环”,呈正南北方向竖立着,两面有刻度盘。中间的圆环呈 南高北低,与 天赤道平行,因此,叫做“赤道环”。环面上均匀地刻有24个大格,代表24小时,每个大格再分成4个小格,代表15分钟, 在赤道环面的中心垂直地竖立着一根轴承,叫做“极轴”,与子午环相连,朝上的一点指向北 天极,朝下的一点指向 南天极,并由南极伸出的两个 象限弧支撑着。里面的圆环叫做“赤经环”,还可以绕极轴旋转。

  整个观测部分镶嵌在一个半圆云座内,由一条南北正立、昂首修尾的苍龙托起,龙的四只利爪分别抓住下面十字交梁的一端,每端都装有调整仪器水平的螺栓。该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恒星以及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的位置。

  是一个已经废弃不用的星座名,在20世纪早期的星图中,可以在天龙座、武仙座、牧夫座之间找到它,在1922年,它和其它一些星座一起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从拥挤的星空中排除,从而确定了今天国际上通行的88个星座。象限仪座则通过一个著名的流星雨记录下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星座名字的历史。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