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资源枯竭企业衰退 百年煤城如何突围

2012.12.18

  编者按:铅华洗尽,风华不再,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重拾昔日荣光?惟有转身、转变、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对曾经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抚顺、萍乡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力求在不断转方式、调结构中实现稳增长,在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中奋力突围,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资源“再生”:产业从“地下”走到“地上”

  湘赣交界处的老工矿城市萍乡是我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1898年开始创办的安源煤矿,是当时中国的“十大厂矿”之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萍乡对国家经济建设供应原煤5亿多吨。

  辽宁抚顺,也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在百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中,抚顺依托煤炭资源兴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抚顺发电厂,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全国第一家特钢厂、第一家铝厂、第一家挖掘机厂,产出了第一吨油……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大批工人下岗失业……萍乡和抚顺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如何破解困局,发掘、培育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新资源”,创新发展之路,考量着执政者的智慧。

  “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走扬弃式的产业发展之路。”萍乡市市长陈卫民说。

  据萍乡市转型办转型科科长贾旭峰介绍,“2007年以来,萍乡着力改造提升煤炭、陶瓷、水泥等五大传统产业,煤炭产业实现了从生产煤向经营煤的转变,工业陶瓷产业实现了从低端陶瓷向高科技陶瓷的转变,五大传统产业一跃成为优势产业、品牌产业和朝阳产业。”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永不枯竭的资源。科技成为萍乡转型强大的引擎。

  地处内陆、远离中心城市、本土科技资源不足,尤其是高端创新人才匮乏,萍乡迎难而上,积极引智健脑,“院士经济”、“博士产业”遍地开花。目前全市超过80%的规模以上企业都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工业陶瓷研发和检测中心、电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平台。近年来,政府为企业柔性引进各类人才万余人,11位院士、133名博士领衔的130多个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户萍乡,投资总额达150亿元。

  如今,萍乡的五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昂首跨越。2011年,全市203户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105.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4%。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非煤产业占70%。

  “背靠大树好乘凉”,区位优势是抚顺市最大的资源。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的重要成员,抚顺离省会沈阳仅几十公里,两地产业关联度强、资源互补性大。经过准确“把脉”,抚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走沈抚同城化路子,做沈阳的副中心、后花园,探索出一条城市转型新路。

  “推进沈抚同城化,能够使抚顺的优势和潜力得到释放,有利于抚顺的振兴和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抚顺市市委书记刘强说。

  抚顺市将城市转型定位为“三基地一中心”,即打造世界水平的石化工业基地、国家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东北地区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沈阳经济区副中心。沈抚新城以建设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为主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石化新城以“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为契机,围绕石化产品深加工、新材料开发,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力度,2011年在建工业项目522个,完成投资额386.5亿元。

  沈抚实现共用长途区号,抚顺企业自主冠名“沈阳”已达64家……沈抚同城化促进了两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济共建,也给抚顺带来大量人气。

  “成立之初,我们就考虑到如何与沈阳在产业上错位发展,既可以发挥传统优势,又可以为沈阳提供产业支撑。”沈抚新城管委会主任佟泽宾说。

  环境再造:煤城由“黑”变“绿”

  “吃祖宗饭,造子孙孽”,工矿城市的勃兴,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萍乡、抚顺也走过这样的弯路。如今,该如何偿还这笔生态债?

  萍乡市市委书记刘和平说:“过去,人们提起萍乡的印象是‘黑乎乎、灰蒙蒙、脏兮兮’,煤城怎么从‘黑色’转向‘绿色’,是面临的一大课题和任务。”为此,萍乡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为抓手,实现“江南煤都”向“生态绿城”转变。

  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破坏的植被、减轻大气污染等举措纷纷进入政府议程,但是,钱从哪里来?

  2008年初,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萍乡开始对煤炭企业征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将其全部投入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并出台相关政策,带动社会资金30多亿元,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

  政府在最好的地段为市民规划建设绿地公园,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实现减排目标……今日萍乡,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2011年全市城市绿地率达45.29%,森林覆盖率达63.51%。

  绿波掩映,小桥流水,水鸟栖息,徜徉在抚顺市海新河复兴生态园内,有谁会想到这里曾经臭气熏天、污染严重?

  海新河长期接纳流域内19万居民和10余家企业直排的生活与工业污水,还流经一座占地12万平方米的露天垃圾场,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五类标准。

  2004年,抚顺将海新河和露天垃圾场“捆绑”整治。垃圾被集中堆放、覆盖和做防渗处理,垃圾集中堆放后腾出的6万平方米空地上,分别建成了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的一级污水处理厂和一片占地约5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

  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业权管理、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调整——10年来,随着城市环境改造和绿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大,抚顺的城市面貌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为工作和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而感到舒心和骄傲。2005年以来,全市绿化面积以每年不低于60公顷的速度增长。

  煤城由“黑”变“绿”,产业绿色转型是关键。抚顺将产业转型与改善生态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优质米、绿色菜、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为主的绿色、特色产业呈现出一派蓬勃兴旺之势。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到6.4万公顷。沈抚新城正在建设成为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宜居、宜商、宜业的生态新城。

  民生还账:矿工转忧为喜

  辉煌的历史,难掩现实的尴尬。大量矿工棚户区,大面积采煤沉陷区,就业困难,社会保障负担重……“百年煤城”历史欠账不少,民生短板突出。

  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与转型发展同步推进,成为两地的不二选择。

  记者来到萍乡市安源新村小区,萍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田介绍说:“这是专门为沉陷区棚户区建造的回迁房,他们只需要支付同地段1/3的价钱,就可以住上宽敞的大房子。”

  萍乡保障房建设探索“三结合”模式,整合使用多项资金,巧解资金难题,降低了群众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成本。

  2009至2012年,萍乡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数为55.93万平方米、7386套,实际完成62.029万平方米、8670套,矿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萍乡经济总量不大,但是民生工程建设却走在了江西省的前列。最近3年,萍乡民生工程累计投放资金120多亿元。

  抚顺同样把构建民生保障体系,作为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加快城市转型的驱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叫响“抚顺矿工”、“新抚技工”等劳务输出品牌,抚顺3年来累计实现劳务输出10.9万人,形成县区、街道多级公共服务体系,9.8万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

  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温暖人心。在抚顺,今年3月1日起,新参保的城镇居民,只需从参保之日起缴纳当年由个人承担的医疗保险费用,不需要再补费,即可享受城居医保待遇。

  去年7月1日开始,抚顺市同时启动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截至目前,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38.8万人,9.9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领取了基础养老金;2.7万名城镇居民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3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领取了基础养老金。

  抚顺市还实施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全市累计拆迁改造棚户区33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用房491万平方米,33万棚户区居民告别了棚户区。

  “从阴冷漏雨的棚户房搬到这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两个孩子也都找到了工作,俺们的日子乐呵着哩。”72岁的陈福忠说。

  突出重围,发展为民,两个城市的管理者最大的愿望是用转型发展成果,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