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半个多世纪后,“巨无霸”鱼龙再次现身喜马拉雅

2023.5.18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69.shtm

恐龙制霸陆地,鱼龙则称雄海洋,它们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里的一类已经灭绝的水生爬行动物。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古海洋中,鱼龙演化出长达十多米的巨型身躯,是生命演化史上最早演化出巨大体型的脊椎动物。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演化综合考察队在西藏定日岗嘎、聂拉木土隆、318国道62号道班等多处曲龙共巴组地层(晚三叠世)中发现了确定无疑的鱼龙化石。此时,距刘东生先生(1964年)和邱占祥先生等人(1966年)找到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已经过去近60年。

据悉,这些三叠纪的海洋巨无霸,留存于世的化石记录并不多,尤其是晚三叠世中晚期,仅在世界上极少数几个地区有化石发现,分别是北美大陆西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和中国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古生物学者对它们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而西藏的喜马拉雅鱼龙由于化石材料非常稀少,这种世界屋脊上的古海巨龙,显得尤为神秘。

喜马拉雅鱼龙是上世纪60—70年代青藏高原科考,特别是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登山科考中发现的。国际古生物学界对喜马拉雅鱼龙是否真的存在抱有一定的怀疑,且基于材料限制,对这一类群的了解非常局限。

此次发现为科考队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这仅仅是研究的开始,后续古生物学者将对这些材料展开进一步研究。与鱼龙化石相伴生的还有大量菊石、双壳等化石,也为了解三叠纪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除了寻找大化石,科考队员还在剖面上系统采集了岩石样品,以期开展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了解更多的古海洋环境信息。

646364e1e4b00d9f0ea0e7e5.jpg

西藏喜马拉雅龙Himalayasaurus tibetensis

正模IVPP V 4003:上、下颌局部和椎体;B. 复原图(标黑和阴影处为60年代发现的化石材料保存的骨骼部分)(引自董枝明,1972,图3)(古脊椎所供图)

64635a8ae4b01b8f79cc17de.jpg

推荐
关闭